刘子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刘子超(1906—1941) 原名起亚,又名苏华,笔名梦非、王夫、辛民、漆雕华。广东兴宁人。山东省战工会委员、抗日烈士。1926年入兴宁县立初级中学学习。同年加入该校由中国共产党兴宁县小组领导的 “读书会” , 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初,刘子超以“煽动学潮,破坏教学”的罪名被学校当局开除。此后,一度进梅县东山中学读书,因有人告密被捕,后越狱再回兴宁,受兴宁党组织的委派,在新圩、水口一带进行党的工作,并兼任新圩党支部宣传委员。此后,兴宁党组织

遭破坏,转移到上海,更名刘苏华,入上海艺术大学学习,与“创造社”的成员来往密切,成为学校的活动分子。1929年,到华南大学工作,先后任中共沪西区委宣传部长、闸北区委书记。先后发表了《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批判》、《唯物辩证

法与严灵峰》等文章。1933年,刘子超在上海再次被捕,次年期满出狱。此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6年去太原讲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到第一战区政训处工作,适值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朱瑞作为十八集团军的代表在那里任联络主任,在朱瑞

的帮助下, 恢复了党的组织关系。1937年9月开始,刘子超相继担任由朱瑞主持创立的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党组成员兼所长、 华北军政干部学校校长。1938年4月,以华北军政干校为基础, 建立抗日新军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 刘子超为司令员。1939年2月,该部被编为晋冀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刘子超为副司令;5月,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决定在山东建立第一纵队,任命徐向前为司令员,朱瑞为政治委员,刘子超被任命为政治部宣传部长, 6月来山东抗日根据地。10月,第一纵队和山东纵队机关合并,刘子超仍任宣传部长。1940年2月,当选为山东省宪政促进会常务委员。4月组织成立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为协会领导人之一。7月,出席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联合大会,当选为山东省战工会委员。1941年冬,刘子超随部队进行反“扫荡”。12月11日,在沂南县上高湖附近牺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