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墨烟张”
兴宁市福兴街道办事处新联村境内居住着张姓人家,这里就是曾经一度闻名遐迩的“墨烟张”。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制墨条,并盛极一时。上个世纪80年代,墨条的使用渐渐被墨汁所替代,当地制墨业从此一蹶不振。
“墨烟张”原称大社下,相传在200多年前有一位制墨工匠经过大社下时,因身体有病,栖息在村里的一个凉亭内,由于缺医缺食,病情不轻,附近张姓群众见状便把他接到家中,为他治病,悉心照料。数月后,这位工匠恢复了健康,他被张姓群众的善良所感动,于是把自己烧烟制墨的技术传授给了张姓群众,从此,大社下的群众开始兴起烧烟制墨业,而当地也被称为“墨烟张”。
烧烟制墨所需技术、设备、场地都非常简单,一个密封的烧烟室、一间熬胶房、一套模具及一些简单的器具便可制出墨条。“墨烟张”所用制墨原料主要是松香或者松渣、牛皮,制墨程序比较复杂,全过程必须用手工操作完成。由于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梅片、冰片和贵重的麝香等香料药材,所以制作出来的墨不但质高味香,而且保留时间长。
当地尚存一间完好的墨厂,虽然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淋,墨厂墙壁上“张坤记墨厂”五个大字仍色泽如新。16岁便开始在墨厂制墨的75岁制墨艺人张汉昌见证了“张坤记”的兴衰。他告诉记者,打他记事起,“张坤记”便已经开办,是当时规模较大的一家墨厂,解放后,这家墨厂更名为福兴墨厂,纳入了村办企业。墨厂昌盛期间,有30多名工人,日产墨条六七十斤。生产的墨不但在本县、本省,江西、福建、海南等地畅销,而且远销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墨烟张”的烧烟制墨业达到了高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墨,鼎盛时期,村里制墨作坊有二三百户、工厂几十家,在县城还有二十多家专门经营“墨烟张”的商号,“墨烟张”一度名扬国内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墨条这种手工制作的产品逐渐被机械生产的墨汁所代替,渐渐退出了市场,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当地烟墨生产的作坊和工厂已经很少了,至八十年代初,整个“墨烟张”完全停止生产。
当地产的墨条有方条墨和圆条墨,大的有半斤重,小的墨条80条才重一斤。墨条有名称,常用的品牌有:五百斤油、朱子家训、金不换、龙翔凤舞、九如等。“墨烟张”的墨制作精细,色泽乌黑发亮,且磨得越久越香,书写的字久不褪色,成为众多书法家和美术家的至爱。由于制墨过程中加进了梅片、冰片、麝香和松香,“墨烟张”生产出来的墨还能治皮肤疮毒、腮腺炎,止血,在群众中广为使用。
如今,“墨烟张”生产的墨条在市场上已经难以寻觅。在当地百姓及收藏家手中搜寻到三根墨条。三根墨条中大的有二两重,墨身上雕着一条栩栩如生的翔龙,上书“龙翔凤舞”、“文雅斋墨”、“张兆记监制”等字样,这墨条是专门供书画家、美术家使用的;小的两根如小拇指般粗细,是供中小学生使用的。
“墨烟张”生产墨已经成为历史,但曾经的辉煌却是“墨烟张”人永远的骄傲。在加快“文化梅州”建设、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墨烟张”人又重燃对烧烟制墨的浓厚兴趣,并已开始重新操起了制墨模具。烧烟制墨可以说是当地难得的一个民间工艺,作为“墨烟张”的后人,他们有责任让它保留并流传下去。依靠保留的技术、设备及制墨艺人,他们决定重新发展这一古老的手工艺。相信不久以后,大家又可以再次欣赏到乌黑发亮、香味浓郁、文化内涵深厚的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