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去痴,生于1922年,江苏金坛人,数学教师,著名教育家。
老先生今年八十有五。1945年大学毕业后,吕去痴就一直从事中学教育工作。早年,他曾在丹阳县中(吕叔湘中学的前身)任教,1952年,被分配到金坛县中,做数学教师。从此,他扎根在金坛,成了金坛人。文革的时候,吕去痴被下放到农村,直到1980年,才被调回城里,在金坛二中的做了四年校长。由于父亲、自己、儿子都从事教育工作,1991年,吕去痴一家被江苏省教育工会授予“教育世家”称号。后来,他在丹阳的大哥吕去疾一家也获得了同样的荣誉。兄弟两家都获“教育世家”,这在教育界一时成为美谈。
退休后,吕去痴老先生最大的乐趣就是集邮。他早在高中读书时就开始集邮,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解放后,吕去痴曾广集中外邮票、邮品,但在文革中遭劫被毁。文革结束后,他又持志集邮,并潜心研究邮学。吕去痴还多次举办过个人邮展,其专题邮集《华夏服饰》获过省五届邮展银奖,并应邀参加过中国国际博览会“花卉与集邮”专题展出。
吕去痴老先生虽然是数学教师,但在文艺方面却极有天份,他读中学时就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活动。解放初,他在丹阳执导过一部反映土改的歌剧《赤叶河边一群善良的人》,在当时颇有影响。他的父亲吕凤子看过后“入忆至深”,特意挥墨作一幅“老宋唱之一幕”以作纪念。1950年代,吕去痴还在金坛执导过两部话剧《千万不要忘记》和《一家人》。1962年,华罗庚回金坛,吕去痴特地写了一首歌曲《华罗庚教授回母校》,并指挥全校师生演唱。今年60多岁的闻毅先先生当年曾是这首歌曲的领唱,到如今他都对老师的音乐才华赞赏有加:“吕去痴先生虽然是数学教师,但历届学校里面的师生大合唱都是他指挥的,轮不到音乐老师的。而且,他指挥的大合唱都是全县演出的压台戏,一上台就是几百号人,指挥起来,那个气势真叫雄壮,肯定是最后的夺冠节目。”
吕去痴老先生不精书画,但一提起父亲却无比自豪,因为父亲一生培养了众多美术人才。刘海粟、徐坚白、李可染、吴冠中等人都是父亲的弟子,徐悲鸿也曾投身其门下学习国画。吕去痴颇有些自豪地说:“在丹阳城的北门,当地准备建一条文化街,那条街上有两个名人的故居最响亮,一个是吕凤子故居,一个是吕叔湘故居,就连吕叔湘还是我堂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