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山东省鄄城县富春乡

乡镇概况鄄城县富春乡地处鄄城县城南郊,辖17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3.4万人,4.2万亩耕地,临(清)商(丘)公路纵贯全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境内现存尧王墓等名胜古迹,历史悠久,人文荟翠,全乡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瓜菜、名优水果、畜牧三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大力招商引资、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人发制品、纺织、化工、仪器、仪表、食品农业科技开发等特色产业逐步壮大,2001年以来,先后有菏泽北方发制品有限公司,奥斯卡发制品有限公司,鑫宇发制品有限公司,天意发制品有限公司等9家较大规模的人发加工企业在富春安家落户,大明制衣、富春纺纱厂也已建成投产,新增固定资产投入6000万元,2002年,全乡实现两税收入超过800万元。为鄄城县财政富乡,经济大乡。

历史遗迹尧约生活在公元前22世纪,乃轩辕黄帝之玄孙,德能兼备。他身为部落联盟首领,不自恃且恭勤节俭,禅位于贤而不传于子,更令世人敬佩。《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l935年黄河决口,已毁。陵前现有明嘉靖二十四年 (l545年)八月濮州知州薛孟书"祭文"碑和清光绪二十九年(l903年) 淄州知州缪润绂书"帝尧陶唐氏墓"碑各一块。碑前有享殿、东西朝房、东西更衣亭、大门、牌坊、圣母殿等建筑。院内另有石碑数块及清末所植古柏246棵。陵南500米有尧母庆都陵,西350米有尧妃中山夫人墓及祠,陵南靠黄河金堤,北临箕山河。而现在却仅存墓、碑、龟及柏等稀有文物。

二、四川省汉源县富春乡

乡镇概况位于汉源县城西北20公里的干溪沟与流沙河汇口听阶地上。地理位置在北纬29°27′,东经102°38′。北、西邻九襄镇,南连唐家乡,东靠大相岭支脉杉木岭与万里乡交界。地势东高西低,高差1850米,半山半坝,香林堰、东大堰由北向南穿过境内。面积29.7平方公里,辖黎家、苟云、富源、楠木、榨叶5个村民委员会,29个村民小组,有18个自然村,2175户,7718人。海拔950--2850米。乡政府驻黎家坎,海拔970米。

历史沿革富春古为窄都夷属地,故称"蛮村"。晋初入汉嘉郡,北周武帝天和三年(公元568年)置黎州于黎家坎,后废。清入沿礼乡,因"夷"渐汉化,以物产富庶之意而名富村。1953年始由丰厚乡析出楠木、富源二村,唐家乡析出苟云、榨叶、黎家三村置富村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时,分别并入唐家、丰厚,次年,复建富村人民公社,因"富村"与"富林"易笔误字混,1981年10月经雅安地区行署批准更名富春。,1984年复置乡至今。

经济发展境内气候适中,多年平均气温17℃,降水量650毫米左右,无霜期300天左右,是温带高山丘陵农产区。有耕地7013亩,产水稻、小麦、玉米、洋芋,间以多种小杂粮,2001年粮食总产量4183吨,农民人均粮食548公斤。

境内新建抽水站1处,水管改道3公里,解决了两个村2100余人的饮用水。国道108线公路由北向南穿过境内。

富春,山水葱茏,普陀山,生态旅游,极具潜力;矿石山,铁铅锌等,急待开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