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门背后的天堂
作者:解嬿嬿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门背后的天堂》讲述了一个关于青春、成长、爱情、背叛和复仇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莫小米在经历了成长的创痛与忧伤之后,曾经与天堂近在咫尺,然而,她却亲手合上了通往天堂的门,也把自己同过往的一切永远地隔绝在另一个世界。
随着爸爸的离婚,莫小米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她新转学的高中里有一个又酷又帅的男生,还有一个被同学们称为“女魔头”的气质非凡的女校医,这两个人让莫小米一进学校就大大吃了苦头。但小米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个女魔头竟然是她未来的后妈,而恶整了她的男生安承凯,就是女魔头的弟弟,她未来的舅舅。一个偶然的机会,小米结识了校学生会主席单晗雪,一个美丽、聪慧、独立的女孩,她们很快成为亲密的朋友。而小米和安承凯在相互不断的争执、躲避和猜疑中,渐渐产生了爱情。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谁都没有料到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恩怨,和即将到来的悲剧……
作者简介:
解嬿嬿,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以成为优秀剧作家为终极目标,却不料写上了小说。 人生经历过无数工作,电视台编辑、动画片编剧、记者、IT行业的策划、产品经理……最后却成了真正的“坐家”, 整天坐在家里,冥思苦想,伏案狂写。
写过各种类型的作品,动画片,电视剧,话剧,舞剧,小说甚至于产品策划文案,然而发现最擅长的还是小说,每每看到自己的小说变成铅字,散发着并不好闻的油墨味,便觉得无限满足。
作品:
动画片:《咕噜先生》,《我为歌狂》
小说:《我为歌狂》(2001年)
《爱上爱情》(2002年)
《爱的魔咒》(2004年)
《爱情不听话》(2004年)
《蒲公英》(2004年)
《门背后的天堂》(2006年)
话剧:《我为歌狂》舞台演出版
《三毛流浪记》
电视剧:《爱上青春》(拍摄中)
《爱情不听话》(拍摄中)
获奖项目:
第一届中国动画协会奖最佳编剧奖
第二十届中国金鹰奖最佳动画片编剧奖
书评:弥天花雨落无声
解嬿嬿写的小说很具有流行畅销的元素:青春、爱情、财富、美丽一个也不少。在故事的一开始,她就明确地告诉读者本书的王子和公主是谁,就像热门的港台电视连续剧,第一集就摆明了谁是忠角,谁是奸角,下面你就不必再费心思琢磨人物,需要关注的只是情节的跌宕起伏。走入我们视野的是一个对自己不太有自信的“灰姑娘”莫小米和又酷又帅的英俊
王子安承凯。在学校里,安承凯是著名的音乐天才,无数女孩为了他而疯狂,但他却单单对莫小米动了感情。随着情节的发展,安承凯居然又成了莫小米继母的弟弟。一个偶然的机会,莫小米结识了校学生会主席单晗雪,她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孩,她高傲而略带忧郁的气质让莫小米着迷。单晗雪与安承凯有着一层特殊的亲密关系,莫小米认为他们两个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她甘愿退出。在眼花缭乱的情节演绎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愈加错综复杂,安承凯与单晗雪是表兄妹,单晗雪又竟然是莫小米同父异母的姐姐。
小说一般来说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给混乱带来秩序,另一种写法是给秩序带来混乱,解嬿嬿的小说显然是属于后者。故事最后的结局出人意料,一波三折,颠覆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传统。故事在解嬿嬿的手里,成了一张可以任意折叠的纸片。不管规则如何,经过她的精心剪裁,最后总能变出一朵美丽的窗花。在这本小说里,很好地体现出了作者游刃有余的编故事的能力,这与她戏剧文学的科班出身不无关系。她没有把故事的广阔空间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而是将它随意地舒展,奏出了一支旋律多变的乐曲。
事实上,一部文学作品能否广为流传,经常是取决于某些似乎并不重要,甚至是微不足道而却是不可磨灭的印象。对于阅读者来说,重要的是他们记住了什么,而不是他们读到了什么。他们记住的很可能只是几句巧妙的对话,或者是一个丰富有力的场景,甚至一个精妙绝伦的比喻都能使一部作品成为难忘。《门背后的天堂》留给读者的除了曲折的情节以外就是丰满的人物。作品中的人物不是平面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他们都是作漫画式的呈现,性格有棱有角。从“女魔头”安以然到世外高人单晗雪,从酷哥安承凯到“灰姑娘”莫小米,就像一部出彩的动漫片,每个人物均生动鲜明地一一过场。写到作品的后半部分,情节曲折起来,冲突复杂起来,人物多面化起来,作者运用在其中的匠心有一种逆水行舟背纤而行的感觉,而读者读至此处则好像乘着皮划艇顺流直下,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美景中恣意漂行。
显然,作者原本设计的写作规划要大大超出于现今的文本,但由于诸多原因,作品只能匆匆作个了断。所以在结尾部分,人物未免有平原动物上高原式的缺氧所带来的苍白。为了复仇,莫小米重写了自己的人生,当计划实现后,她的毕生幸福也受了蛊惑一般烟消云散,最终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安承凯冲破重重阻碍,放弃了锦绣的前程来到莫小米身边。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失去记忆患上自闭症的小米。当小米在安承凯的细心照料下恢复健康以后,当小米坚决实行复仇计划后,安承凯却又悄然离去,最后重新踏上征途,过上了另一番光辉灿烂的人生。
读至结尾,我们只能暗自叹气,美丽的青春始终会褪色,而我们所留有的,就是对自己小小影子的薄奠。
作者:俞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