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丰碑
王一飞:工农暴动谱壮歌
王一飞,1898年生,浙江上虞人。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被派往苏联,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莫斯科支部负责人。1924年6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青年共产国际(少共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同年7月,以中共列席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1925年初夏,王一飞根据党的指示回到祖国,在中共中央军委工作。北伐战争期间,当北伐军进入江西战场与军阀孙传芳部激战时,王一飞受党中央委派,以中共中央军事特派员的身份赴江西前线视察,加强与北伐军苏联总顾问加仑将军的联络,多次向中共中央详细汇报情况,如实反映江西战场敌我力量对比状况,就北伐军继续进军的方针和部署,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1927年,经周恩来推荐,王一飞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并主管中共上海区委的宣传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上海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危难之际,王一飞协助周恩来主抓军事工作,并以中央军委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八七会议,会后被派往鄂北指导秋收暴动的准备工作。虽然这次暴动未能实现,但他在鄂北播下了革命种子,扩大了党的影响,为后来鄂北革命斗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7年10月,中共中央派罗亦农、王一飞赴湖南长沙,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同时任命王一飞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根据中央指示,湖南省委决定举行长沙暴动,由王一飞任总指挥。12月10日,长沙暴动的枪声打响了。但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暴动未能成功。长沙暴动失败后,严重的白色恐怖再次笼罩长沙城。反动当局疯狂地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28年1月11日,由于叛徒告密,王一飞不幸被捕。1月18日,王一飞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工农暴动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年仅30岁。
王一飞
性别: 男
籍贯: 河南
民族:汉
党派:农工党
职称:教授 博导,硕导
学习经历:
1989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硕士毕业,1995年7月华中理工科技大学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博士后在河南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
工作经历:
1997年至1999年在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工作,
1999年赴日本国家融合技术研究所进修,
2001年至2005年任暨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技术总监,2006年至今任暨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主任
研究方向:
1.抗病毒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主要以单纯疱疹1型病毒和科萨奇病毒为对象,从南药中筛选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提取物和化合物,瞄准具有开发潜能的化合物,对其进行抗病毒作用机制的探讨和开发新药的研究。
2.靶向抗肿瘤药物开发。主持863项目,以HSP90为靶向,进行包括白血病等肿瘤的抗肿瘤药物开发,采用RNAi、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对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开发。
承担课题:
在研的课题:
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因工程重组蛋白NDPK-A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开发
2.广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昆布海藻抗病毒作用研究及其功能食品的开发
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盐酸千金藤碱注射液的临床研究
4.广东省工业攻关计划项目,生物材料作为siRNA转染试剂在抗病毒药物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5.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基因工程重组蛋白NDPK-A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开发
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盐酸千金藤碱注射剂的临床研究与新制剂研究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南药的抗病毒活性成分研究
8.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南海海洋生物抗病毒、抗肿瘤活性成分筛选及研究
社会职务:
担任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中心学术带头人、
教育部基因组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广东省生物工程药物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兼任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工程及生物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任、
广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广州市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长期担任广州市科技局、广东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规划、重大科技计划的咨询专家和项目审评专家。
艺术家-王一飞

王一飞 男 满族
1974年生于山西太原。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讲师、美术教育系副主任、艺术品鉴赏与保护专业教研室主任,浙派中国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浙派中国书画研究院浙派美术作品评价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王一飞艺术经历
王一飞,斋号佛光堂。甲寅年生于古晋阳,满族,自幼承家学、习绘画。
1990—1994年就读于山西省文化艺术学校美术系国画专业,期间参加全国速写大赛荣获二等奖;
1994年9月应届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本科;
1997年荣获“台湾、中国美院崇丽艺术奖”;
1998年6月中国美院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9月攻读中国美院第二本科书法篆刻专业;
2000年6月中国美院双本科毕业,分配至浙江省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从事馆藏古代书画藏品的研究、整理及鉴赏工作。
2001年5年应邀创作《溪山行者范宽像》参加“黄河”主题全国中国画大展(北京、中国美术馆);7月《松风鹤韵》参加浙江省庆祝建党八十周年花鸟画大展(浙江省展览馆);9月参加“与世纪同行”全国工笔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10月参加“笔墨进程”浙江省中青年人物画家作品展,并获优秀创作奖(杭州世纪美术馆);11月参加“中国美协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2年5月《寒山僧踪八大山人造像》,参加“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荣获“学术奖”(北京·炎黄美术馆);10月应邀创作《蕉荫独吟陈老莲像》参加“相约西湖百位画家画西湖”作品展(杭州?唐云艺术馆);12月参加“浙江省中国人物画大展”获优秀创作奖(浙江展览馆)。
2003年1月参加“浙江省第四届青年美术作品展”(浙江西湖美术馆);5月参加“微观与精致”全国首届微型工笔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6月由浙江省博物馆调回中国美术学院任教,负责组织筹建艺术品鉴藏与保护专业。
2004年3月主持学术课题《艺术品鉴藏专业教学本体论的研究》获中国美术学院重点科研课题;6月《宋人笔意花鸟册》参加2004中国工笔画精品邀请展(北京国际艺苑);。9月《线描人体写生》等作品参加“当代风骨”——2004年中国工笔画名家线描艺术学术邀请展(北京)。10月《古意人物册》参加“学院工笔”——首届艺术院校青年工笔画名家艺术邀请展(北京)。11月入选《美术报》社主编《浙江国画百家》画集。同年7月攻读中国美术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
2005年5月青绿山水组画参加“浙江省首届工笔画艺术邀请展”(杭州·恒庐美术馆);8月白描花卉写生册参加“自然之歌——悉尼·当代中国画名家线描艺术展”(澳大利亚·悉尼);12月肖像组画《古法造像——王时敏、王原祁先生像》参加“学院工笔——首届全国青年工笔肖像艺术邀请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6年5月古意山水系列参加“闲情逸致——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6月重彩人物《湘夫人造像》等系列肖像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6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7年5月《密宗唐卡造像系列》参加“浙江省中国人物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浙江画院);12月应邀参加“学院工笔——首届全国艺术院校青年工笔画名家艺术展”(北京画院美术馆);12月应邀创作《黄鹤山樵——王蒙造像》参加“人文浙江——浙江历史名人”中国画创作展(浙江画院);
2008年1月应邀参加“西湖同年——中国美术学院青年国画家作品展”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编绘与著述:
《咏史怀古》(浙江人美术出版社);
《水墨唐诗三百首》(中国美院出版社);
《王时敏·恽寿平·吴历山水画精品》(江西人美出版社);
《倪瓒课徒手稿精选》(江西人美出版社);
《中国美院优秀素描速写作品集》(安徽人美出版社);
《素描半身像》(江西美术出版社)
《八大山人作品局部经典·动物卷(一)(二)》(江西美术出版社);
《中国实力派画家精品集——王一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海派绘画市场行情速查》(江西美术出版社);
《清代书画家市场行情速查》(江西美术出版社)
著有学术论文:
《论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特征》;《奇花初胎、妙造自然—任伯年人物画艺术》;《沧海遗珠、泽留后世—余任天艺术》;《刚健婀娜、秀润天成—浅析黄宾虹花鸟画艺术》;《再议任伯年肖像画艺术特征的成因》等数篇学术论文刊发于《东方博物》、《中国花鸟画》等省级学术刊物。作品被中国美术学院、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欧亚现代艺术研究所、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讲师、美术教育系副主任,艺术品鉴赏与保护专业教研室主任,浙派中国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浙派中国书画研究院浙派美术作品评价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