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曹仁安,1920年12月生,后改名曹野,安徽怀宁人。1943年毕业于安徽省太湖师范高师部。退休前任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徽新戏》编辑,一级编剧。中国剧协会员。主要成果:1988年获《华东戏剧》期刊“田汉戏剧奖”编辑奖,1992年获1991年安徽省社会科学类期刊优秀作品《在抗洪的日子里》责任编辑奖。撰写诗剧《狭谷啼猿》、(《在安徽新戏》发表改题为松爵与少女))颇获好评,另有一些评论文章,主要有《让戏剧跨上“感情”的骏马》、《译(啼哭姻缘)及其他》等。

曹仁安(1890-1949)评话演员。江苏苏州人。早年从父曹安山学说《隋唐》,后感一部长篇不足应付,始编说《吴越春秋》。经多年砥砺,参照《左传》、《春秋》、《战国策》、《史记》及各种稗官野史,发展成评话《列国志》。内容自周宣王东迁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善引经据典,书中事件的朝代、年代等均合正史明载,地名或国名,能讲出历代称谓,与典籍一致。身材魁伟,面如赤枣,气度极佳。其表演虽平铺直叙,不起爆头和脚色,噱头也少,但说来从容不迫,吐属雅驯,弥饶书卷气;又常在关键之处,对书中人物和事件加以点评,言简意赅,使书理直为透彻,听众和同适皆称其书有骨子,誉之为“评话祭酒”。1935年首进上海,隶柴行厅,与钟士亮、郭少梅等各说一年,几番轮演。后隶逍遥楼、汇泉楼早场,极受欢迎。具才思,好文学,曾任苏州《吴声报》特约编辑,所作短文清丽可诵。40 年代初,又在上海《弹词画报》上以“起码说书”笔名,长篇连载《聊斋》说部。提倡艺人应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每逢开书,总呼吁“欢迎盘驳”。所演长篇尚有《明末遗恨》、《封神榜》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