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吡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

苯并吡嗪;Quinoxaline;1,4-Benxodiazine;Benzo[α]pyrazine;Benzoparadiazine;Phenpiazine

分子式:C8H6N2

分子量:130.15

CAS号:91-19-0

性质:白色结晶。熔点28℃(29-30℃),沸点229℃,140℃(5.33kPa),108-110℃(1.6kPa),相对密度1.1334(40/4℃),折光率1.6231(40℃)。易溶于水、醇、醚、苯。该品的一水合物熔点37℃。

制备方法:由邻苯二胺与乙二醛经环合而得。在反应锅中加水,投入亚硫酸氢钠,搅拌,慢慢加入乙二醛,温度上升到75-80℃,析出白色结晶。继续搅拌 10min,再加水及邻苯二胺,于75-80℃保温1h。冷却至50℃,用碳酸钠中和至pH=8,加热至60℃,静置后分去水层,即得含量80%的苯并吡嗪,收率90%。

用途:用作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的中间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