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语】地平

【拼音】dì pínɡ

【解释一】

以观察者为球心,以任意长度(无限长)为半径,其上分布着所有天体的球面叫做天球。通过天球的中心(即观察者的眼睛)与铅直线相垂直的平面称为地平,地平将天球分为上下两个半球,地平面与天球的交线是个大圆,称为地平圈。

明晚期拔步床前廊部分的地面。

【解释二】

1.谓水土得到治理。参见“地平天成”。

2.地面平坦。 唐杜甫《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地平江动蜀,天阔树浮秦。”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诗:“羣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3.地平面;地平线。 清恽敬《杂说》:“盖地之体九万里,地平之上,中国所见日出,东西不及五万里。”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地无正平,目所见处皆为平,至广漠之野,四望天地相接处,其圆中规,中高而四隤之证也,是为地平。圆规之外,目不见者则地平下矣。” 黄澜《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