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岭关
(元)金好问
西岭秋高大陆前,马岭寒影踏遍天。
群峰不断浮云色,绝排长流落日悬。
地险关门衔急峡,山奇削壁挂龙泉。
何人更遇青泥饭,有客空歌白石篇。
这是金人元好问讴歌马岭关的一首壮美诗篇。
马岭关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的太行山脉,是秦汉以来中国北部边陲的一个重要关隘,乃兵家必争之地,为太行山五大雄关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马岭关地势险要,东南有重峦叠蟑、千寻绝壁的牛群垴,西北是异峰挺拔、万丈悬崖的白虎山。形成东、南、北三面的天然屏障。关隘设在两山之间的谷口处,只有东门和西门。东门外是数百米高的陡崖峭壁,唯盘绕于崖间的一条小路可以上下;西门外有一条二十米宽的鬼谷沟,在谷的最窄处有一吊桥,桥对岸是数百米高的悬崖,有一小径从悬崖处盘绕而上。山的顶端,又有坚厚的石墙维护,颇有关外之关之感。东、西门里是一小盆地,约有五千平方米。原有官厅营房等,可供一营兵驻扎。现在还可清楚地看到原来的宏伟规模和残垣断壁。整个关呈长方形,布局别致壮观,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
马岭关的主峰是白虎山(又名不老青山),海拔1822米,为太行山最高峰之一。从马岭关到白虎山顶约有六、七华里,山下有一清泉,曰“明水”。立在山顶向下俯视,象一条白花蛇,时明时灭闪烁在丛林山间,给多娇的江山增加了一份神秘而绚丽的色彩。多少年来,一直用它的甘液滋润着这一带的山区。再放开视线,立即产生“一览众山小”之感,向东能鸟瞰龙门川、稻畦川和内邱大部。向西能远眺山西昔阳、和顺两县通往马岭关诸道。
马岭关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一个理想的军事要塞。据有关资料记载,汉高祖三年,韩信屯兵上党,上书刘邦伐燕赵。刘邦准后,韩信沿太行山北进,用奇兵一举破井烃,消灭了十余万赵代联军。他的统帅部就设在了马岭关。唐天佑三年,河东元帅李克用遣其大将李嗣昭领兵数万攻邢州,进兵路线也是和韩信一样,沿和顺、昔阳县东进,企图首先抢占马岭关一带制高点。但邢州守将朱全忠,深知马岭关的战略价值,即令骁将张药,伏兵马岭关一带天险,其结果,李嗣昭还未看到马岭关的影子,先头部队已被张范所歼灭。最后,李嗣昭终因无法突破,大败回返。张鸣利用马岭关之险为保卫邢州书写了光辉的一页,从而也显示了雄关无比威力。
一九三七年初,我红军先头部队沿太行山东进,也曾因首先抢占了马岭关险要,以一个连的兵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田福义部驻扎在明水村装备精良的一个营,建立了宋家庄以西的抗日政权。 一九四二年,盘据在邢台之日军向西山区扫荡,但因慑于马岭之险要,未敢到宋家庄以西。而山西东犯之敌千余人,当进到昔阳县铺上村时,因怕遭我军伏击,也是迟迟未敢闯关。
马岭关以其宏伟庄严的雄姿和秀丽奇特的景观,扣击着古今游人的心弦,的确为太行山区不多见的一处历史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