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祠
左公祠即左文襄公祠,该祠是晚清时期祭祀著名爱国将领、清代名臣左宗棠的地方。位于长沙老街北正街北端。
清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即公元1885年9月5日),左宗棠在福州抗法前线因病逝世。消息传开,举国震悼。八月十九日(9月27日),清朝廷即发出诏谕:追赠左宗棠太傅、照大学士例赐恤,予谥文襄,除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外,“并于湖南原籍及立功省分建立专祠”。
湖南巡抚奉旨之后,即着手在省城长沙和左宗棠故乡湘阴县城建造祠堂。其长沙一祠,即择定建于城北城墙湾内的西园。西园当时属长沙县地明都一甲一区,东临湘春街(即内湘春街,后并入北正街),后为一片菜园。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左宗棠祠竣工,清朝廷特命礼部将之列入祀典,由地方官于每年春、秋两季举行祭祀,还特许豁免了西园原每年“三钱四分二厘银、一斗六升二合米”的赋税。
建成后的左宗棠祠,占地约60亩,从内湘春街一条巷(当为今群力里)进,正门坐西朝东,上书“左太傅祠”。
祠内有池塘、假石山、石舫。正殿坐北朝南背靠城墙,殿内有左宗棠塑像,为檀木雕塑而成,外穿礼服,且每年四季都要更换。
据左公后人回忆说,这座塑像形象威严,双目炯炯有神,手脚还能动弹,他们每次去祭拜时,还真有些害怕。辛亥革命以后,左宗棠祠的祭典废弛。
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时,祠堂全部被毁。
上世纪50年代,祠堂旧址改建为工人文化宫(今第二工人文化宫),兴建了电影院、剧场、游泳池、图书馆等,并保留了原有的那座假石山,昔日一代名臣的祭祀之地变成了人民的乐园。左太傅祠早已不复存在,但它作为地名却仍保留在长沙人的口碑中,至今不少老长沙人仍称群力里为左太傅祠,而群力里内确实还保留了一块镌刻着“左太傅祠”的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