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石侯公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居石侯公祠居石侯公祠是香港一座传统祠堂,为新界上水河上乡的地标建筑,建于清朝乾隆廿七年(1762年),于2003年12月19日起已成为香港法定古迹。

居石侯公祠主要用作河上乡村民祭祖及举行传统仪式,也会供村民日常聚会议事。其屋脊及山墙均有精致的装饰,而祠堂内的横梁及斗拱也有精致的吉祥图案雕刻。

居石侯公祠属于三进两院式的设计,分为前进、中进、后进、前院及后院五部份。中进位置摆放了供奉历代祖先的神龕,而前院的两旁各有一个厢房,其中右厢房是一个厨房。后进位置是两层楼房,于香港日治时期前曾作学校用途,上层用作课室,下层则是老师的寝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