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统部镇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统部,百年小镇。地处北纬40°46′--43°58′,东经117°49′--118°4′,南北长19公里,东西宽22.5公里。总面积为270.4平方公里。坐落于巴尔汰河中游,林西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5公里,省道S204线,从镇中穿过,东、南、北面分别与本县三个乡镇相接,西与克什克腾旗毗邻。
统部镇,现辖7个行政村(统部村、吉林坝村、水泉村、曹家屯村、两间房村、小井子村、甘珠庙村),46个自然村,85个村民小组,14000人。其中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并以汉族为多数。
统部镇系浅山丘陵高寒山区,周边高、中间低,镇所在地海拔为900米,南北川高为1070米,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较大,年平均温只4℃,年降水量为400毫米。
统部地区山川秀丽,比较富庶。可渭人杰地灵。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部镇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属北部乡镇的中心地带,所以经济比较发达,2002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7127万元,粮食总产量849万公斤,人均持有粮600公斤,人均纯收入1400元。由于统部乡政府驻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近几年来,按照小集镇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现已逐步形成了八个经济发展小区,两个基地,一个公园的新格局,其中有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的北方活畜交易市场为内蒙北方最大的活畜交易场所,二00二年十月,成功引进北京“锦绣大地公司”投资,市场规模成倍增长,计划年交易额将过去的亿元实现翻番。小商品批发市场一处,年成交额5000多万元,同时,乡镇企业逢勃发展,现已发展到940个,从业人数5000多人,其中有储藏能力50吨以上的冷冻厂5家,年产400万块砖厂3个。另外,由于这里处于中心地理位置,文教卫生、社会经济等事业发展较快。目前,有地区卫生院一所,中小学各一所,地区变电所供电能力为6000KVA。有地区法院、中心派出所。邮电、通讯畅通,程控电话可以国内外直拔,政府所在地有线电视入户率95%,自来水入户率100%,交通十分便利,S204线纵穿南北,嘎九线横贯东西。
三、经济发展优势
(1)地处要塞,204国道与嘎九线于此交汇,南连内地,北接草原,东西贯通,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2)物产丰富,农畜土特产品十分丰富,每年除交易大量活畜、肉食、皮张外,还大量收购禽蛋,野生药材、蘑茹、厥菜等当地土特产品,特别是肉食、蘑茹、蕨菜等大量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家。
(3)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己发现矿点、矿化点18处,现已开采的有锡、莹石、煤、砷和澎润土矿,尚未开采的有中型钼矿和氧化铜矿,据地质部门勘探资料,该矿具有矿石品位高、储量大且集中的特点,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4)集市贸易初具规模,现有北方活畜交易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皮毛交易市场等,不但具有数量大、品种多、质量好等特点、而且辐射面广,有些土特产品跨出了国门,发展势头良好,开发潜力很大。
(5)统部被列为县内经济开发试验区,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一是以1995年税费为基数,超收自留,用于本地区经济发展;二是县内放权,赋予部分或全部县级权力;三是除食盐、医药、烟草外,其它商品全部放开经营。
四、区域地质条件
(1)水文地质条件。该地区地质情况比较简单,大气降水为该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据林西县气象局提供资料,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349毫米,最大冻土层1.90米,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6-8月份占全年问题的74%,3-5月份降水量只有4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1.5%。
(2)自然地理环境
该乡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属大兴安岭西南边缘的浅山丘陵地形,区内地形构造简单、开阔,无地质灾害隐患,工程建筑物可不进行设防。
五、指导思想与目标
以统部为基本载体,充分发挥其在商品经济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优势,依据集贸市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内引外联,把统部建设成为经济结构合理,农牧林水机协调发展,工商运建服齐头并进,商品经济发达的新兴小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