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派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陈玉华,刘派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1930年生于天津市,自幼学艺,拜胡宝钧为师学唱京韵大鼓,习“刘派”京韵。后拜三弦圣手祁凤鸣为师,得到了系统的传统曲目学习。建国后参加天津市城厢区曲艺队,1958年并入红桥区曲艺团,与京韵名家林红玉、张玉昆、闻书屏等同台多年,其间曾几次被借调到天津市曲艺团。她嗓音甜美脆亮,行腔俏丽,吐字讲究,表演端庄大方。文革期间红桥区曲艺团被迫解散,她和众多老艺术家(艳桂荣、廉月儒、李志鹏等)一样被下放,转业到天津市红桥区丝带厂劳动,直到80年代退休,退休后在著名弦师韩德荣、胡宗岩的帮助下凭记忆恢复了许多的传统京韵大鼓曲目,并应邀再次出山,先后参加民族曲艺团、长寿曲艺团,在红桥区曲店街文化站、劝业场街长寿园、北方茶楼、老鸟市茶园、名流茶馆、明月茶楼、天乐戏院等场所演出。经常上演《草船借箭》、《博望坡》、《刺汤勤》、《大西厢》、《活捉三郎》、《坐楼杀惜》、《徐母骂曹》、《系鼓骂曹》、《战长沙》、《子期听琴》、《白帝城》、《长坂坡》、《游武庙》等曲目,风姿不减,宝刀不老。被观众誉为是硕果仅存的纯正“刘派”老艺术家。近年由于身体原因很少参加演出了,但她没有放弃曲艺,把精力放在了传授技艺上,每有演员、票友求教,只要认为可造,她必倾囊享受,不求回报。
2.硕士生导师陈玉华,女,1965年11月生,1989年5月硕士生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自动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铁路客车标志牌电脑打号机系统”、“柴油机检测系统”、“瓦轴检测实验中心电控系统”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6篇。培养研究生2名。
3.著名侨领陈玉华,孙明权夫人,原籍青田。出国前任温州市侨联委员和政协委员。1957年为全国第三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移居荷兰。1960年转赴意大利创办群力皮革厂,三年后丈夫孙明权和子女陆续到达。与孙明权一起艰苦创业。同时是一位诗人,自述《身世歌》获“鹿鸣杯”中华诗词大奖赛三等奖。被浙江诗词学会聘为顾问,被《华侨华人研究论丛》编委会聘为特约顾问编委。
4 .威海市人大委员会原常委陈玉华(1943~1999) 197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大鱼岛远洋队党支部副书记,造船厂党支部书记、党总支副书记、党委书记,渔业公司总经理,村委会主任等职。在任大鱼岛主要负责人期间,积极发展集体经济,把大鱼岛由一个村办渔业集体发展成为年产值4亿元, 纯收入8000余万元的国家大型一档乡镇企业集团。1989年被威海市政府授予“先进水产工作者”,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1994年4月~1999年7月当选为威海市人大委员会常委。1999年7月病故。
5.武汉市江汉区满春幼儿园党支部书记陈玉华 女,1954年4月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武汉市江汉区满春幼儿园党支部书记,二级教师。1968~1984年在武汉鞍座厂工作,1984年至今任现职。在单位多次被评为青年突击手、"三八"红旗手、优秀团员、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