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港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闸港镇在鲁汇乡永新村。位浦东鲁汇乡闸港河黄浦江出口,距黄浦江仅半公里,因闸港河而得名。清光绪时称闸港镇,宣统时称闸港口镇。出港为黄浦江折北处,江面开阔,隔江与浦西塘湾乡寺嘴角(又称邹家嘴)相对。初村民数户,因闸港走黄浦江船只泊此候潮,清雍正年间市渐稠密,居民数十家。自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轮班通航,商市益盛,遂成水陆码头。镇跨闸港南北两岸,架有“浦东第一桥”之称的木桥,南为短窄直街,北为东西走向两条平行横街,与直街相通,呈“工”字形。闹市在北岸,有店肆30余家。1938年(民国27年),全镇被日本侵略军烧毁,灾民复搭200余间草房栖身。次年3月22日,又遭日军纵火,夷为平地。其后,又陆续建房。1949年有59家商店,从业人员108人,其中米店、茶馆和豆腐店有6家,棉布百货店5家,烟什店4家,鲜咸肉庄3家,药店和鲜咸鱼店各2家。另外有3家饴糖坊,2家榨油坊,从业人员23人。1978年,大治河开挖,闸港河废,全镇迁大治河西水闸畔。今闸南为住宅区,闸北为商业区,规模初具。1984年有生产资料、粮店、肉庄、什货、点心等5家商店。对外交通有闸航路和鲁汇镇到奉贤金汇镇的公路,周鲁线公交客运线通上海市区周家渡,乡办鲁金客运班车过境设站;水路鲁汇~闵行客运班轮航线设站。居民大多为农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