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食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夜食症“夜食症”是一种由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疾病,多见于喜欢熬夜者或经常上夜班的中青年人。目前,医学界对“夜食症候群”已有明确定义,包括早上厌食、晚上吃得多及合并失眠症状等。“夜食症”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病人和其他饮食失调的病人相似,就是他们的神经及内分泌可能不平衡,情绪也可能有问题。他们通常进食的次数较多,也较常人吸收较多的能量,因此导致肥胖。国外最新的研究发现,这类患者胰岛素分泌正常,倒是褪黑激素、类固酮分泌异常。

美国医生阿尔伯特·斯坦科德是医学界研究夜食症的先行者和权威专家,他指出,夜食症是一种由精神压力诱发、导致荷尔蒙分泌失调而引起的临床疾病。研究人员发现夜食者晚上嗜食的碳水化合物,可促使大脑产生一种引起“快感”的神经递质复合胺。这提示夜间进食可能是人体自我医治情绪问题和释放压力的一种无意识行为。

相关病症

夜食症还有一个非常相似的“近亲姐妹”——梦食症也叫夜间饮食失调症,是梦游症的一种特殊表现。患者在梦游时起床大吃大喝,睡醒后却一无所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