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纱笼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漆纱笼冠

简称“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可服用,以黑漆细纱制成,故名“漆纱笼冠”。其制:平顶,似圆型“套子”,两边有耳垂下;戴时必须罩于冠帻之外,才成为帽子,下用丝带系缚。这种冠帽,最早产生于汉代。河南洛阳画像砖墓的彩绘武卫、山东沂南汉墓石刻武士,都戴有漆纱笼冠。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漆奁中,发现实物一具,顶部略呈圆形,与魏晋南北朝的形制有所不同。陕西乾县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上,亦见有戴漆纱笼冠的文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