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周作人(1885.1.16~1967.5.6),原名櫆寿,又名奎缓,字星杓,自号启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以散文成就最高,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鲁迅二弟,周建人的哥哥。
生平简历1901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海军管理,改名为周作人,毕业后考取官费于1906年7月留学日本,攻读海军技术,后改学外国语,此间与羽太信子结婚。

1911年自日本回国,于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同年,辛亥革命爆发,周作人任浙江省教育司视学、绍兴教育会会长、浙江省第五中学教员。1917年春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处纂辑员。
“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
1927年4月李大钊遇害,其子李葆华避居周作人家一个月之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其所任教的北京大学南迁,周作人选择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其后曾出任伪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职。[1]
1939年元旦,有人闯进八道湾,向周作人及他的一位来访的学生开枪射击。周作人虽中弹却竟未受伤,倒是那位学生被打中左肩,门房里的一些人前来捉拿凶手,一名车夫被打死。这一暗杀事件始终未搞清是何人所为,但却促使周作人接受了伪北京大学文学院筹备员的职务,接着又当了伪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周作人曾于人民文学出版社任职,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同时有关哥哥鲁迅的“回忆录”体裁著述。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周作人遭受冲击,曾被红卫兵无耻粗暴对待。1967年5月6日,周作人去世。周作人临终前曾对身边人说,他的一生平平不足为道,只有晚年的翻译让他满意。
分析评价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鲁迅和周作人是怎么也绕不过的存在。“五四”以后,许多显赫一时的文人一个个如花般地凋谢了,唯其兄弟二人,却一直矗立在20世纪文化的中心点上,成为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对异端。
五四之前,他斗志昂扬,此后,悲观主义,消极主义则占据了他几乎全部精神。在他看来,抗争失去任何意义。在他看来,世界总是在轮回,昨日如斯,今日如斯,明日也如斯,太阳底下无新事。曾经周作人在倡导《人的文学》时的慷慨激昂,逐渐褪去,他一下子成了“老人”,醉心于玩古董、沉湎于抄古书的愉悦中。年代久远的历史演变成了他的精神鸦片。20世纪30年代,“五四”时的充满战斗气质的周作人已彻底消失了。
但是,周作人的心里还是对社会心存依恋。他把社会所有的感受,写进对历史的理解,以平和的心同历史纠缠,总能用举重若轻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问题,无论多复杂的东西,他都能以放松的心态处理,在那个水深火热的时代,他可以说是隔岸观火的儒雅君子;而鲁迅是把历史的感受,写到杂文里,是血海争搏的历练斗士。
有很多喜欢周作人的学者曾做了很多研究,希望从史实中找到证据证明周作人并非自愿当汉奸,但是史实表明,这是他自愿的选择。在周作人看来,作为一个百姓,不管在谁的统治下,都要吃饭,不要用国家概念来定位人,这种超越种族,超越国家的思想,让他看淡国家利益,也正是这种无国家主义和文人的懦弱性让他最终拒绝了革命人士的召唤,选择留在北京苟且偷安,担任伪职。
对于学术研究而言,人们最大目的是想通过对周作人思想的研究来寻回一些我们早已丢弃却又不该丢弃的东西,通过对周作人悲剧命运的研究来反思中国的现代史与知识分子的历程。
——孙郁,北京市鲁迅纪念馆馆长
书法作品

周作人与朋友相交终身钱玄同 忽冷忽热向胡适
周作人喜欢有趣的人,钱玄同、刘半农都是懂幽默的佼佼者,周作人还喜欢性情飘逸的人,胡适的学生徐志摩就深得周作人的喜欢。而相反,过于严肃而显得乏味的人,则不讨周作人的喜欢。
周作人与钱玄同、刘半农是终身不渝的好友。从表面上看,三人性格颇不相同:钱玄同偏激,刘半农活泼,周作人则平和;但在内质上却有更多的相通。如周作人所说,钱玄同尽管言词偏激,论古严格,“若是和他商量现实问题,却又是最通人情世故,了解事情的中道之人。”周作人与钱玄同两个人常常呆在一起,可以说是无话不谈,钱玄同为人很率直,思想也很高深,深得周作人的赏识。每次见面,周作人总是坐在一旁听钱玄同讲,钱玄同也愿意讲,两个人一起喝茶时,大部分话题围绕最近看了什么书,钱玄同什么书都看,周作人看的很多书是他推荐的,周作人的很多观点也是受到钱玄同的启发。
在周作人的圈子里,胡适是个特殊的人。周作人一生,谈及胡适的文章很多,态度有一点复杂:他深知胡适的分量,但对其弱点也看得很清楚,所以关系忽冷忽热。尽管胡适对他帮助很大,也很赏识他,但他却瞧不起胡适,他觉得胡适有很多问题,认为胡适是依傍在一个价值体系里,周作人怀疑单纯依靠任何一个理论能否解释一个世界。同时他认为胡适的文章平实枯燥,文学情调不行。另一个特殊的人则是章太炎,他曾是周作人的老师,但当章太炎沦落为维护封建军阀统治、反对革命势力的“护法大将”时,周作人便立即与之划清了界线。
主要著作及出版书目著作
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乡》《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有《日本狂言逊》《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
出版书目(创作)
孤儿记(文言小说) 1906年6月,小说林社
异域文谈(评论集) 1915,墨润堂书坊
欧洲文学史(理论)1918,商务
雨天的书(散文集)1925,北新书局
自己的园地(散文集) 1923年9月,北京晨报社
泽泻集(散文集) 1925年月12月,北京,北新书局
谈龙集(文艺杂论集) 1927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
谈虎集(上下集)(杂文集) 1928年月1月,上海,北新书局
永日集(散文集) 1929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
过去的生命(诗集) 1929年11月,上海,北新书局
艺术与生活 (译论集) 1932,群益
看云集(散文集) 1932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
知堂文集(散文集) 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周作人书信(书信集) 1933年7月,上海,青光书店
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 1934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夜读抄(散文集) 1934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茶随笔(散文集) 1935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竹杂记(散文集) 1936年2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风雨谈(散文集) 1936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瓜豆集(散文集) 1937年3月,上海,宇宙风社
秉烛谈(散文集) 1940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
药堂语录(散文集) 1941年5月,天津庸报社
药味集(散文集) 1942年3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药堂杂文(散文集) 1944年1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书房一角(散文集) 1944年5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秉烛后谈(散文集) 1944年9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苦口甘口(散文集) 1944年11月,上海,太平书局
立春以前(散文集) 1945年8月,上海,太平书局
鲁迅的故事 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954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的青年时代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过去的工作(散文集) 1959年,香港,新地出版社
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 1961年,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
儿童杂事诗(诗集) 1973年,香港,崇文书店
知堂回想录(散文集) 1972年,香港,三育图书公司
知堂杂诗抄(诗集)1987,岳麓
出版书目(日文创作)
北京の果子,1936年,山本书店
周作人随笔集,1938年,改造社
中国新文学の源流,1939年,文求堂,
周作人文芸随笔抄,1940年,冨山房,
瓜豆集,1940年,创元社
结縁豆,1944年,実业之日本社
鲁迅の故家,1955年,筑摩书房
日本文化を语る,1973年,筑摩书房
水の中のもの―周作人散文选,1998年骏河台出版社
日本谈义,2002年,平凡社
鲁迅小说のなかの人物,2002年,新风舎
出版书目(翻译)
玉虫缘(小说) 美国爱伦坡著,1905年,翔鸾出版社
红星佚史(小说) 英国哈葛德.安特路朗著,与鲁迅合译,1907年,商务印书馆
域外小说集(一、二集) 与鲁迅合纂译,1909年,日本东京,神田印刷所
炭画(小说) 波兰显克微支著,1914年,北京,文明书局
黄蔷薇(诗歌小品集) 希腊等到国作品,1925年,北京,新潮社
希腊拟曲 希腊海罗达斯.谛阿克多斯著,1934年,商务印书馆
俄罗斯民间故事片 英国培恩编译,1952年,香港,大公书局
阿里斯托芬喜剧集 与罗念生合译,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希腊的神与英雄 英国H.D.劳斯著,1950年,文化生活出版社
希腊女诗人萨波斯湾 摘译英Arther Weigail著《萨福传》,1951年,上海出版公司
乌克兰民间故事片 1953年,香港,大公书局
浮世澡堂皇 日本式亭三马著,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本狂言选 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欧里庇德斯悲剧集(1-3集) 希腊古典文学,与他人合译,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石川啄木诗歌 日本,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事记 日本安万侣著,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平社物语(历史演义小说),与申非合译,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本古代随笔 枕草子,日本清少纳言著,1988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浮世理发馆 日本式亭三马著,1989年11月与浮世澡堂合为一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卢奇安对话集 希腊古典文学,1965年脱稿,1991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尔德的《安乐王子》(即《快乐王子》)。收集在《域外小说集》。
现代日本小说选 20年代,上海商务出版社
希腊神话 50年代脱稿,即将出版
出版书目(著作丛书)
《周作人散文全集》
钟叔河 编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04出版)

《周作人散文全集》共600多万字,收录了周作人全部散文作品及部分日记、诗歌、书信、序跋、译文,涵盖了《周作人文类编》和《周作人自编文集》的全部内容,并有超过1/3的集外文和未刊稿为首次出土面世,对全面了解周作人及其作品有极大助益。全集采用编年体形式,辑录了周作人1898至1966年的作品,所有文章均一一考订发表时间、发表刊物、所用署名等,同时注明集内文、集外文和未刊稿,并配有与索引卷相对应的编号;索引卷60余万字,分全集篇目索引、主题分类索引、人名索引、书名索引、篇名及报刊名索引、自编文集篇目索引等,为读者及研究者查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帮助。
本书特色
一、内容最全的周作人文集
《周作人散文全集》凡十五卷,近九百万字,收录了周作人全部散文作品及部分日记、诗歌、书信、序跋、译文,内容涵括了此前出版的主要周作人文集--《周作人文类编》及《周作人自编文集》的全部内容,并有近一半为集外文及未刊稿。
二、编年体
本书采用编年体形式辑录了周作人1898~1966年的文章,所有文章(集内、集外)均考订注明:①初次发表的时间;②发表的出版物名称;③所用的署名。集内文注明收入何集,集外文注明"未收入自编文集",未曾发表者注明"未刊稿"。每篇文章均有与"索引卷"相对应的编号,十分便于读者及研究者的查阅。
三、"索引卷"
"索引卷"即第十五卷,近六十万字。与《鲁迅全集》"索引"中以注释内容为主不同,《周作人散文全集》"索引"卷内有全集篇目索引、主题分类索引、人名索引、书名索引、篇名及报刊名索引、自编文集篇目索引等,将为读者及研究者提供极大的便利与帮助。
四、部分文字首次结集出版
本书中部分集外文及未刊稿为首次面世,相信会给读者惊喜!
五、超出以往周作人文集的编校与装帧质量
本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专家审校,编校过程历时五年,根据第一手资料校对,并根据周作人手稿校对过部分内容,改正了以往周作人文集中的许多讹误。装帧设计及印制上亦力求精美,大大超出了以往周作人文集的水平。
六、编者是周作人文集出版方面的权威
本书经由钟叔河先生编订。钟先生自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出版周作人自编文集,90年代曾出版十卷本《周作人文类编》,更出版过多种周作人选集和单行本,是解放后周作人文集出版方面的权威与开创者。
钟叔河先生,湖南平江人,是我国著名出版家,也是知名的历史学家,现已离休。钟叔河的学识令人佩服,他的胆识和勇气更加值得敬重。他是国内最早主张编辑大型系列图书《周作人作品集》和《曾国藩全集》的编辑,这在出版圈内同样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为在中国现代史上,周作人与曾国藩是有争议的人物。钟书河先生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即开始出版周作人自编文集,90年代并出版有《周作人文类编》(10卷本),同时还出版过周作人作品的选集和单行本等多种,是新中国成立后周作人文集出版方面的先驱和开创者。
《周作人文类编》
钟叔河 编辑

ISBN: 9787540418854
页数: 8223 页
定价: 435.0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装帧: 精装
出版年: 1998年
一、本书汇辑周作人自光绪戊戌(1898)至文革开始(1966)六十八年间所作文章,按主题分类,编为十卷,全称《周作人文类编》。
二、十卷共收文二千九百五十四篇,包括:
1.周氏自编文集二十八种(书目附后)所收文约一千二百篇(重复收入者以一篇计);
2.周氏已编成未及出版的《木片集》和《饭后随笔》所收文四百馀篇;
3.集外文和未刊稿一千三百馀篇。
三、各卷均以所收篇名之一作为书名,十卷书名及分类主题范围如下:
1.《中国气味》(思想·社会·时事)
2.《千百年眼》(国史·国粹·国民)
3.《本色》 (文学·文章·文化)
4.《人与虫》 (自然·科教·文明)
5.《上下身》 (性学·儿童·妇女)
6.《花煞》 (乡土·民俗·鬼神)
7.《日本管窥》 (日本·日文·日人)
8.《希腊之馀光》 (希腊·西洋·翻译)
9.《夜读的境界》 (生活·写作·语文)
10.《八十心情》 (自叙·怀人·记事)
《周作人自编文集》(35册)
作者:周作人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内容简介
近一二十年,周作人的著作出了不少。单行本和各种选本不说,较大的行动有岳麓书社1987年印行的一套,我没有买齐,不知一共多少册,因为书上也没有标明总册数。也许是由于研究者有所争论,有的人就说,这是一种“炒”。夫“炒”者是搞些名不副实的吹嘘,吹泡沫,经过不长时间,就无人闻问了。正所谓“各领风骚一半年”。此种泡沫,这些年我们见得不少。然而,出周氏的书,从新时期算起吧,也有二十多年了,不升温、也不降温,只是继续出,出得更严肃,更有质量。这不是“炒”。前些天在一家书店的邮购书目上看到又有两大套出版,于是又选购了六七册。一种是《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一套36种。除校勘错误外,一如原著,无删减。一种是《苦雨斋译丛》(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这已是第二辑了,收日本文学作品六种,内有《浮世澡堂》、《枕草子》等。据云以后还要出第三、第四、第五辑,规模相当大。我说不是“炒”,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岳麓书社当年出的书,是由钟叔河主编。现在的《自编文集》和《译丛》都是由止庵主编。这两人都是研究周作人的专家,以踏实的治学为世所重。我在《译丛》的总序上读到止庵这样一句话:“关于周作人,我总觉得大家无论要说什么,都先得把他所写的书和所译的书读过才行,而目前最欠缺的还在这些著作的整理和出版方面”。对广大读者来说,也是多读一点才好领会专家们的争论。多读一点,你自己也才便于理解“五四”以来的种种争论。
目录
欧洲文学史
艺术与生活
自己的园地
雨天的书
泽泻集过去的生命
谈龙集
谈虎集
永日集
儿童文学小论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看云集
知堂文集
周作人书信
苦雨斋序跋文
夜读抄
苦茶随笔
苦竹杂记
风雨谈
瓜豆集
秉烛谈
秉烛后谈
药味集
药堂语录
书房一角
药堂杂文
苦口甘口
立春以前
过去的工作
知堂乙酉文编
老虎桥杂诗
鲁迅的故家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鲁迅的青年时代
木片集
知堂回想录(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