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地黄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补肾地黄丸-《活幼心书》卷下【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组成】干山药(去黑皮) 山茱萸(酒浸润,蒸透,去核,取皮用) 熟干地黄(酒洗,焙干)各15克 鹿茸(蜜或酒涂,炒) 川牛膝(酒洗,焙)各12克 牡丹根皮(净洗) 白茯苓(去皮)各9克 泽泻(去粗皮)6克

【用法】上药锉焙为末,炼蜜为丸,如麻仁大。每服15~25丸,空腹时用温盐汤或温酒送下。

【主治】禀赋不足,肾气虚弱,骨髓枯竭,囟大,头缝不合,语迟、行迟、齿迟者。

补肾地黄丸-《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药物组成】生地黄半斤,(酒浸2日,蒸烂研膏与柏拌,晒干),鼠苓1两(酒炒),白茯苓4两,黄柏1斤(锉,同地黄晒干),当归(酒洗)、枳壳(去瓤)、麦门冬(去心)1两,熟地黄(酒浸)2两,天门冬(去心)2两,拣参2两,甘菊花2两,生芩1两。

【处方来源】《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

【方剂主治】消渴。

【方剂功效】降心火,益肾水,除骨蒸,壮筋骨,明眼目。

【制备方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盐酒送下。

补肾地黄丸-《幼幼集成》卷三【来源】《幼幼集成》卷三。

【组成】熟地黄1两,怀山药1两,山萸肉1两,嫩鹿茸2两,淮牛膝2两,粉丹皮1两,白云苓1两,宣泽泻1两,北五味1两,补骨脂1两。

【主治】小儿先天不足,肝肾虚喘。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每服3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