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信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吕后让萧何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也因此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说,其实萧何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的,据说萧何还留下了韩信的后代。韩信死前也很后悔,死前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正是“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可叹英雄路,萧萧泪水痕。”

据当地人说,因韩信功劳大,刘邦曾许下韩信“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刀不死”(既免死),吕后等杀死韩信时是将其吊在钟室中,钟室四周用布遮上,用竹片戳死的。据史书记载,韩信死后,葬于今灞桥区龙王村。199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墓前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碑石,记为“汉淮阴侯韩公信墓”。

说韩信谋反毕竟是传闻,不过是猜测,谁也没有可靠的事实。刘邦是个政治家,有何良心可言呢?有何仁义可信呢:没有杀人心,不能定乾坤。这是巩固他地位的需要吧!

古来杀人是秋后处决出西门。西门是刑杀之门。韩信的囚车当然从陈县西门经过。陈人为了纪念韩信这位著名的军事家无辜被擒囚,把西门桥叫做 "平信桥"。当人们走到平信桥的时候,思古之忧情,无不为功高盖主者寒心!

史载,河南省淮阳县是刘邦捉韩信的地方。陈人为缅怀这位富有将帅天才的领兵大元帅,把准阳西门的吊桥,渭之“平信桥”,城西乡谓之“平信乡”,千古记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