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海县石榴镇石榴镇位于县城北约4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万亩,人口60019人. 石榴镇区位优势明显,227省道穿径而过,南距新亚欧大陆桥上的东海县火车站5公里,与徐连高速公路入口处相距7公里,北距310国道10公里,东距连云港机场,内河码头10公里,与连云港码头相距5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石榴境内民风淳朴,风光秀丽,资源丰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繁荣,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镇驻地与大禹治水的胜迹羽山,天然温泉相距6公里.镇内有3000门电话交换机,电视覆盖率100%,有35千伏变电所一座,满足工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用电. 石榴是农业大镇,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农副产品丰富.这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十分有利于各种农业作物的生长."蔬菜之乡"的美名享誉四方.全镇形成3万亩创汇蔬菜,4万亩优质稻米种植基地,建成2500亩石榴,千亩日光温室草莓,500亩雪枣等农业科技示范五大特色园区.年产粮食4.3万吨,油料430吨,果品450吨,蔬菜12.5万吨,淡水产品710万吨,肉类产量3500吨,农副产品深加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工原料质优量足.转水洪村的果坯销售覆盖北半个中国,被誉为"淮北第一大果坯生产基地". 石榴工业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共有工业企业65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肉联企业5家.石榴私营工业园区内基础设施齐全,投资条件优越,形成了石英玻璃,塑料制品,机械电子,建筑材料,照明器材,木工板材,环保设备,电线电缆等八大系列130多种产品,出口供货产品近50个,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供货额1亿多元.培育了五大支柱企业---福东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宏润矿产品加工厂,华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长江工业公司,电线电缆厂.全镇注册个体工商户3000多户,从业人数占全镇人口的1/5以上.镇内的三个市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通常的工农业产品集散地.
石榴镇是闽南革命老区乡镇,也是漳浦县的西北部农业大镇,东接漳浦县城绥安镇,西邻平和县,南邻盘陀镇,北与平和县接壤。地理位于东经117035'''',北纬24006'''',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10,无霜冻期,7年平均雨量1900-2100MM,年日照时数4320小时,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常青,全镇总面积206平方公里,有18个行政村,1个国有农场,128个自然村,总人口4.9万人,耕地面积4.5万亩,山地16.8万亩,其中有林地12万亩。
石榴镇境内溪流纵横,山明水秀,森林翠绿,连绵的山地林竹茂密,植被保护良好,大自然的造化使石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景观,“漳浦石榴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美元正在建设占地5300亩的“漳州玉龙瀑布旅游度假村”项目;石榴镇地域辽阔,田野稻谷飘香,果树成行,物产丰富,素有金漳浦的“乌克兰”美誉。“石榴填鸭”、“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及“马来木瓜”、“台湾青枣”等高优农业声名远播,给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石榴镇境内交通四通八达通讯畅通,电力充沛,距县城和国道324线仅10公里,全镇完成水泥公路网建设79公里,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石榴镇历史悠久,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土地,从二战时期起,这里就是闽南靖和浦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区和中共闽南地委“靖和浦”县委机关驻地。陶铸、邓子恢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石榴镇人民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赴后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解放以后,石榴老区人民一直把这光荣的革命传统视为宝贵的财富,把老一辈培育起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片红土地上发扬光大,沿着生态农业强镇的奋斗目标不断努力,实现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石榴镇先后荣获“福建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活动先进单位”、漳浦县“党建工作先进乡镇”、“平安乡镇”、“全县工业工作第二名”等荣誉称号。是漳州市“五好乡镇党委”,全国100个科技入户示范镇之一[1]。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镇石榴镇东部紧临县开发区,镇驻地和县城新城区相距不远,北部是通往温泉镇的必经之路。分析了自己的区位优势后,镇开发区按照县开发区的标准,围绕建设县城卫星镇和苏北鲁南地区石英加工基地的战略定位,先后聘请国内外3位资深专家担纲制定了一系列高起点、科学合理的规划,还特别强调注重生态环保、安全性能,符合总体规划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今年1-9月份,该镇引进开工过千万元工业项目13个,客方到位资金1.1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88%,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西部几个村邻近温泉,镇里计划利用温泉的旅游优势做活自己的生态农业文章,年初争取到省1万亩土地整理项目以及省拨资金1000万元,目前一期1200亩整理工程已经完工。
石榴镇还立足特色农业,形成产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目前,该镇已规划了以东榴、西榴、柳汪、浦西为中心的万亩无公害大型蔬菜基地。采取给优惠政策、协调贷款、引进推广先进技术等得力措施,引导菜农自主投入参与蔬菜基地建设。全镇菜农用于日光温室、大中塑料棚投入资金达1000万元,蔬菜总面积发展到2.8万亩,品种达48个,主打产品为芹菜、西葫芦、洋香瓜、平菇、四季豆等。去年,全镇仅蔬菜一项,收入达6000多万元,人均收入1000多元。今年,该镇计划再投入600多万元兴建大型蔬菜批发市场,目前已经投入100多万元,一期工程占地100多亩。
此外,石榴镇的18个行政村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实现一村一品化。小里村做大出国劳务文章,全村出国打工人次达610人次,平均1.5户就有1人到国外打过工,国别涉及新加坡、韩国、日本、约旦等14个国家。麻汪村现在成为“吊车村”,全村共有吊车、挖掘机等重型机械80台,户均投资12万元,每台机械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柳汪的果胚、杨芋的水晶饰品加工、西榴的蔬菜、东安的油脂、车庄的工副业等,都形成一定的规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