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所谓祭龙,就是祭寨神,在滇南彝人眼里,寨神是祖先的象征。在建寨时,他们会选择村头地势较高的一处密林,把它定为神山,再在那里选择一棵杉树,算是神树。据说老虎嘴人的祖先,就附着于神树中,整个祭龙活动,也围绕着神树展开。

祭龙活动只有男人可以参加,无论长幼,都要去神山集中。祭祀用的黑猪是全寨人合钱购买的,而整鸡则是由那些想要转运的家庭,自愿捐献。龙头会把煮熟的猪肉分好,配上鲜花和芭蕉叶,供奉在神树前,以此来代表着整个家族对祖先的怀念。

祭龙仪式开始后,男人们要依次在神树前跪拜,交上奉钱,然后由龙头带上芭蕉叶,作为家族凝聚力的象征。磕头结束后,全体成员会围在一起,看杀猪后留下的猪肝,这是滇南彝人的一种古老习俗,即根据“肝卦”来预测来年的凶吉。如果猪肝的颜色偏黑,就预示着来年会有波折。这时龙头会带领大家向神树祈祷,希冀祖先能护佑他们。

彝族尼苏支系——石屏花腰彝祭龙

云南石屏县哨冲乡居住着古羌后裔彝族尼苏支系,人们称之为花腰彝。他们崇拜龙,

其祭龙、舞龙神秘而别具特色。这里的龙有雌雄之分,女子舞青龙即雌龙,男子舞黄龙即雄龙;双龙共舞,雌雄相戏凤先飞。

花腰彝的民居,是彝族地区特有的土掌房。其墙壁和屋顶用土夯筑而成,冬暖夏凉,且屋顶家家相连,上一家房顶即可跑遍全寨。

彝族每年都要举行祭龙仪式,逢十二年一轮的马年、马月、马日,则要祭大龙,彝语叫“德培好”节。每个寨子都在附近的山坡上选有一棵龙树。祭龙进,先推选一全德高望重的老人为“龙王”,由龙王带瓴大家拜龙树、祭龙神。祭龙是一项神圣的活动,龙王领着大家抬上香烛、活猪、果菜等供品,上山拜祭龙神。在坡脚,有三排小栎树组成的一个通道,任何人都要过了通道才能上山,绝不许乱窜,不许走错,出来时也是如此。点燃香烛、献上供品、拜祭龙神,一般人只能在两个神坛前拜祭,第二个神坛以上就算禁区。除了龙王可以上去之外,不论何人踏上半步即是犯了大忌,都会受到惩罚。而龙王上到龙树跟前做些什么,也就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了。

拜祭以后就把龙接回寨,要的龙便有了灵性,彝龙队举着巨龙进村走寨,为村民们驱除邪气,祈求平安。而最开心刺激的就莫过于舞龙了。

这里的龙有雌雄之别。姑娘舞青龙即雌龙,舞龙姑娘年龄都在15至18岁之间,年轻力壮。舞龙头的白翠林今年17岁,从12岁就开始学习舞龙了。一条长龙由12个姑娘共舞,代表12生肖,也代表12年。花腰姑娘舞龙,有独到之处,龙头一动,虎虎生风:才见姑娘倒地平舞,翻起千层浪花,又见长龙破空而出,荡起万朵祥云。村民们眼随龙跃,情随龙腾……舞龙活动结束后,人们跳起欢乐的烟盒舞。

彝族尚黑,以黑为贵。姑娘们舞青龙,可看出其母系文化的浓郁色彩;在彝族的传统观念里,世间万物都分雌雄,雌雄相戏万物繁茂。正是这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这花腰彝在去年岁末,到北京参加“中华喜迎新世纪彝龙大赛。”获金奖;迎澳门回归时,又应邀在天安广场作表演,在北京刮起一股“云南中华龙世纪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