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鲁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腊鲁人是居住在保山市隆阳区汶上、瓦马乡的彝族的一个分支。

腊鲁人的特点是在族人之间的辈份称谓有按“支数”相互称呼的习俗。

年纪轻轻一二十岁的少男少女,称满头白发的老倌为“弟弟”或“侄儿”,称老态龙钟的老妈妈为“妹妹”、“弟媳”或“侄女侄媳妇”,而这些高龄的老倌老太婆却称呼一些少男少女甚至不满周岁的幼儿为“哥哥”、“姐姐”。

腊鲁人认为,辈份不按年龄划分,“按支数”论称呼就永远不会错乱,且还会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如一个身为“伯父”的年轻小伙子如果做错了事,他就会马上改正,因为他要维护自己“伯父”的形象。反之,如果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倚老卖老,他(她)们就会想到“伯父”“姑母”在自己头上,因为腊鲁人把辈份看得极重。

按“支数”记辈份、作称谓,即大哥所生的儿女,无论年长年幼都永远是哥哥和姐姐;而弟弟生的儿女,无论是年长年幼,永远是大哥所生儿女的弟弟和妹妹。“支数”的区别是:有兄弟几人,就称有几支,大哥为“大支”、二哥为“二支”……弟弟为“小支”。以弟兄的排行而分“支数”大小。每“支”家族都有一本家谱记载,丝毫不会错乱。因此,很多刚刚出生的幼儿,就做起了“伯父”或“姑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