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指选官制度。唐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任命,六品以下官员除员外郎、御史及供奉官外,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按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称为铨选。后各代除高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外,凡经科举考试、捐纳或原官起复等,均须赴吏部听候铨选。唐 以后,铨政代有更易,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 清 中叶后,铨选又分为外补与部选两途,而选政遂成具文,但循例掣签而已。《南齐书·百官志》:“左仆射,领殿中主客二曹事,诸曹郊庙、园陵……改号格制、莅官铨选。” 宋 沉辽 《代人献利害书》:“结发从仕,甫二十年,三遇铨选矣。” 清 昭连 《啸亭杂录·盛京五部》:“其未设吏部者,以其地官员无多,仍由京中铨选,故不备。” 孙中山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中国向来铨选,最重资格。”

2、指负责铨选的官员。清昭连 《啸亭续录·褚筠心》:“先生终身不谒铨选,曰:‘此膝不为权臣屈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