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官名。西域乌孙、大月氏、康居等国有此官。“翎”一作“翕”。大月氏有五翎侯,各治一城。

《后汉书·西域传》:大月氏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南与宾接。其初本行国也。随畜迁徙,居敦煌、祁连间。后为冒顿所破。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有五翎侯:一曰休密翎侯,治和墨城;二曰双靡翎侯,治双靡城;三曰贵霜翎侯,治护澡城;四曰顿翎侯,治薄茅城;五曰高附翎侯,治高附城。五翎侯皆属大月氏。其后为吐火罗国,或曰吐豁罗,或曰睹货罗。元魏谓之吐呼罗,居葱岭乌墅河之南。《魏史》:古大夏国也,本在大宛西南,居妫水之南。大月氏分其地,居妫水北,地肥饶,少寇。后并为吐火罗国。太武时入贡。杜佑曰:一名土壑宜,都葱岭西五百里,在乌墅河南。乌墅河,即妫水也。唐贞观十五年,西突厥击吐火罗,灭之。龙朔二年,于吐火罗国所治遏换城,置月氏都督府云。翎、翕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