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剧目梅兰芳编演的一出时装新戏,取材于《小说月报》月刊上登载的悲剧短篇小说。由齐如山编剧。(是齐给梅兰芳编写的第一个剧本)梅兰芳在剧中饰小姐林纽芬,于1915年在北京首演。
剧情
此剧情是:清末林知府把女儿许配给钱道台之子,原是指腹为婚,钱少爷先天是傻,林小姐学念书后方得知,一直郁郁不乐。当钱家来娶亲时,林小姐誓死不肯上轿。林知府为保全封建体面,劝迫林小姐嫁到钱家。婚后钱小姐患了白喉症,钱家上下怕传染不敢接近她,惟钱少爷日夜伺候在旁。林小姐经过治病缓,而钱少爷却染白喉死亡。当时林小姐仍昏迷中,醒来时看见头上有一缕治丧的麻线,问起才知噩耗,遂悲哀绝望而自尽。
评价
这出戏的意义在于警世,使人们认识到父母包办子女封建婚姻的危害性。此剧上演后反映强烈,效果极佳。剧中梅兰芳无论唱、念、做表,都能紧扣人物与剧情,突破了某些传统的表演程式。他从编演的时装新戏中,提高了他的创新精神,成为"梅派"艺术形成的一个组面部分。
越剧剧目越剧时装戏。根据包天笑的同名小说和梅兰芳京剧本重新编写,成容于1946年编剧。
剧情概况
写少女慧芬有一同窗十年的好友君玉,两人感情甚笃,但她幼时已由父母做主与周家少爷订了婚约,因父命难违,只得忍痛与君玉分手,嫁到周家。周家少爷生性痴呆,慧芬更是自叹命薄,暗中叫苦。洞房之夜,慧芬突然发病,婢女丫环见是白喉恶症,纷纷逃走,只有痴呆的周家少爷不怕危险服侍她,慧芬很快病愈,而少爷却染上恶疾一命呜呼。慧芬悲痛欲绝,觉得情难报,恩难补,决定与君玉斩断情丝。
演出情况
1946年2月23日,雪声剧团首演于上海明星大戏院,南薇导演。袁雪芬饰慧芬、范瑞娟饰呆大少爷。剧中慧芬的“洞房哭夫”一段唱,是袁雪芬的代表性唱段,与《梁祝》中的“哭灵”、《香妃》中的“哭头”合称为“尺调三哭”,唱段除着力渲染悲剧气氛外,还伴有自谴自责的叹息音调。
1947年,大中华、醒狮、百代唱片公司曾灌制了袁雪芬、范瑞娟、陆锦花、胡少鹏等演唱的唱片。范瑞娟演的呆大少爷,也别具一格,既可笑又善良,突破了小生行当的局限。
1983年夏,湖州市越剧团将此剧改为古装剧,赴沪演出于五星剧场。编剧成容,导演商周。周雯芳、李容芳、沈爱莲等主演。
1998年,经胡小孩改编,由中央电视台、杭州电视台以古装形式拍摄成越剧电视剧,梁永璋导演,江瑶、颜佳分饰剧中男、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