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人物刘少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少杰教授

1953年1月7日生于安徽省含山县,1986年6月吉林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3年6月吉林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9月于吉林大学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起参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科研与教学工作,2 005年正式调入中国人民大学。

二、研究领域:

1、

当代中国社会的制度结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变迁

2、

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的新流派与新趋势

3、

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三、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与方法研究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外社会学理论新趋势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政治意识形态安全和意识形态现代化的社会学分析

教育部十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社会学对西方社会学的引入与重建

四、开设课程:

硕士生和博士生

1、

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研究

博士生指导课

2、

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研究

五、主要著作:

《经济社会学的新视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实践理解论引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

《批判与重建——马尔库塞》,台湾唐山出版社,1994年

《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国外社会学理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主要论文:

1、《理性选择研究在经济社会学中的核心地位与方法错位》,《社会学研究》2003/6

2、《社会学理论承诺与理论原则的矛盾》,《社会学研究》2002/2

3、《中国社会调查的理论前提》,《社会学研究》2000/2

4、《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社会学研究》1999/4

5、《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建构和谐社会的难题》,《新华文摘》(全文),2005/14

6、《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感性选择》,《江苏社会科学》,2002/2期

7、《从经验描述到理论思维》,《新华文摘》(全文),2007/2期

8、《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分化与整合》,《江海学刊》2007/1期

9、《社会矛盾的制度协调》,《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7/3期

10、《制度研究在社会学中的兴衰与重建》,《新华文摘》2006/20期

六、社会兼职

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医专家刘少杰,男, 汉族,1952年生,河北省邢台市人,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系中国抗癌协会会员。1985年创建了著名的河北省邢台市胃病专科医院、河北省邢台市胃病研究所,后又创建了河北省邢台市黄帝中医研究所,河北省邢台市协和血液病研究所。现任胃病专科医院副院长,胃病研究所副所长,黄帝中医研究所所长,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