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宁强县庙坝乡基本概况
庙坝乡地处宁、略、勉3县交界处,全乡地域总面积为55.01平方公里,辖后林、华严寺(于2002年11月原冯家山村亲入原裕华村,并更名为华严寺村),庙坝、白果树、黑木林(与2002年11月将原小沟村并入原寺基坝村,并更名为黑木林村)5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合并前为46个村民小组),1221户、4531人。1993年底有耕地13876亩,其中水田554亩,旱地13322亩,人均耕地3亩,1999年以来实施退耕还林7074.9点亩中,加之工矿企业占地、市场占地、农民建房占地、公路占地及水土流失废弃耕地共823.1亩,到2002年底实有耕地5878亩,其中水田554亩,旱地5324亩,人均占有耕地1.28亩。
经济发展境内有国营企业陕南石棉矿,私营企业黑木林矿、宁强球溪矿业有限公司、白岩沟滑石厂。1993年工农业总产值为116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08万元,多种经营产值165.1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87.85万元,财政总收入为27万元,200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809万元,比1993年增长228%其中农业总产值为471万元,多种经营收入为264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为3029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447元增长到2002年的851元,人均增长404元。
资源概况境内峰峦叠嶂,侯家山以北无名峰最高,海拔1764.4米,沟谷多在千米左右,最低海拔820米,有大接路穿境而过。主要特色产业有新疆薄壳核桃基地和以厚朴、银杏、杜仲、柴胡等中药材为主的中药材基地。累计发展新疆薄壳核桃300亩,中药材4174亩。本乡被划为地质“金三角”地带,蕴藏有大量的非金属矿,境内有宁强县黑木林铁矿、宁强县球溪矿业有限公司、天丰球团厂三个产值过三千万的规模企业。境内有一集贸市场,单日逢集,日交易额达3万余元。庙坝乡境内大林路17公里处有双株银杏树,紧傍公路之侧,两株银杏树形同姊妹,相依为邻,树干周长一为7米,一为8米,皮裂宾纹,叶缀碧玉,苍劲挺拔,气势雄浑,树龄约在千年以上,秋季挂果,玉珠悬空,舞姿颇为壮观。被当地人视为一方的瑞气佳景。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
总人口
5422
男
2943
女
2479
家庭户户数
1569
家庭户总人口(总)
5414
家庭户男
2935
家庭户女
2479
0-14岁(总)
1186
0-14岁男
604
0-14岁女
582
15-64岁(总)
3660
15-64岁男
2015
15-64岁女
1645
65岁及以上(总)
576
65岁及以上男
324
65岁及以上女
25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5137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庙坝乡一、简介
庙坝乡位于县境东南部白水江南北岸,距县城31公里。乡政府驻地以明初在坝内建有万寿、禹王、东鱼、关帝四大庙宇得名。东与四川省筠连县龙镇乡接壤,西南与彝良县牛街镇、两河乡相连,西靠柿子乡,北连盐井镇。境内最高点为朝天马主峰侧身岩,海拔2172米。乡政府所在地庙坝街海拔549米。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组,347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总人口10711户46351人;农业人口10153户44465人,占总人口数的95.9%;少数民族884户3951人;全乡面积34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40公顷,全乡农业总产值7775万元,人均纯收入1305元,粮食总产量13391吨。
二、资 源
庙坝是盐津县人口和面积的一大乡镇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矿产、水利、生物、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主要以煤矿、石灰石为主。煤矿储量1.78亿吨,分布于民政、石笋、麻柳、茨竹、高坎、楠木六村。现有保留煤矿五个。石灰石分布全乡,目前建有石灰窖3个。水利资源主要以白水江和流场、红碧的水资源为主。目前白水江上即将建设完毕的装机总量7.2万千瓦的三个梯级电站,红碧和流场的水资源正在开发之中。生物资源主要以竹笋、白酒、林果、药材为主。竹笋资源分布在流场、红碧等9村,以黄皮竹为主,面积2万亩,年产鲜笋1300多吨;白酒素有盐津的“五粮液”之称,清纯明亮,名扬四方,浓香醇厚,回味悠长。目前有酒厂22个,年产白酒300吨;林果资源种类多样,有茶叶5800亩,五倍子3673亩;药材资源初具规模。建有麻柳、高坎沙仁基地1060亩,有黄柏135亩,杜仲1722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神奇的白水江迷宫——莲花洞;有婀娜多姿的少女——白水江;有与长江第一湾媲美的庙坝第一湾;有一、二级电站建成之后形成的天然人工湖。可集漂流、探险、湖泊、群山、生态、娱乐、观光、休闲融入一体的绵延几十公里综合旅游长廊开发。有万项林海逶迤的生态旅游资源红碧朝天马亟待开发。
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讯,丰富的资源,热情的服务。庙坝乡党委、政府及四万多父老乡亲欢迎各界有志之士前来投资矿产、水利、生物、旅游资源的开发。
2008年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全乡生产总值年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计划生育率达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