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言必信,行必果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英文解释〗Promise must be kept and action must be resultful.也可以说 No sooner said than done. 言而必行。

〖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示例〗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

【注释】

①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②斗筲(shāo)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 斗、筲喻度量的狭小。

所谓“君子”与“小人”,其实是两个有着多种含意的概念。最早是指等级,后来又指品级。“君子”其实就是“君之 子”。君,可以是国君,也可以是家君。按照宗法制度,只有嫡子,甚至只有嫡长子,才能成为“君”。君的儿子就是“君 子”。“君”和“君子”(君之子)属于“嫡传”,因此也叫“嫡系”,又叫“大宗”。不是“嫡系”的,就叫“小宗”。“大宗”为君,其子为“君子”;“小宗”为臣,其人为“小人”。所以,小人不是坏人,只是社会地位较低的“小宗之 人”。这是等级。孔子的意思是说:言必信,行必果,这种普遍得连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一味固执称不上君子,只能称作普 通人。有智慧的人只做最聪明的,不做“最对的”。

【故事】

春秋末期,子贡问老师孔子:“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士’”?孔子回答说:“能用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奉命出使各 处又能圆满完成君主交给的任务可称为最好的士。”子贡又问:“那么次一等的士呢?”孔子回答:“被人称为孝顺的 人就是。”子贡再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回答:“他们是那些讲话算数,行动果断的人。”

【本句解释】

对他人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做事一定要有成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