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学名:Chaerophyllum villosum Wall. ex DC.

英文名:Villous Chervil

科名:伞形科 Umbelliferae

鉴别特征:高30~45cm,茎多分枝,无毛。基生叶三角状卵形,基部扩大成膜质叶鞘,3~4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线形至丝状;茎生叶常为三出式羽状分裂。顶生和侧生的复伞形花序无总花梗或稍有短梗;无总苞片,花瓣白色或绿白色,卵圆形。果心状卵球形,分果具5棱,棱圆,花柱甚短。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通常生长在田野、荒地、草坪、路旁,常与其他杂草混生。在农田中也常见。花期4~5月,果期6~7月。种子繁殖。

原产地:加勒比海多米尼加岛;现在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大洋洲和美洲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浙江、上海、江苏(南部)、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湖北、湖南。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20世纪初在香港发现。种子常混入进口蔬菜,特别是旱芹、胡萝卜种子中引进与扩散。该种是常见的农田杂草之一,常生长在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农田中,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还可能成为多种病菌及害虫的寄主与传染源。

控制方法:细叶芹种子细小,种子埋藏深度对萌发出苗率影响较大,种植前深翻土地是预防其出苗数量的有效方法,精细的田间管理与及时中耕除草也是控制细叶芹危害的主要方法。化学防除方法常选择莠去津、草净津等除草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