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语】缝掖

【拼音】féng yè

【释义】亦作“ 缝腋 ”。大袖单衣,古儒者所服。亦指儒者。

【引文】《后汉书·王符传》:“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 。

李贤 注:“《礼记·儒行》:‘ 孔子 曰:“ 丘 少居 鲁 ,衣逢掖之衣。”’ 郑玄 注曰:‘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单衣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大夫士,狐貉缝腋,羔麑豹袪”。

《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陛下若以臣之贱不足以赎 邕 , 鴈门 缝掖有効矣”。

《明史·金毓峒传》:“因言 复社 一案,其人尽缝掖,不可以一夫私怨开祸端” 。

清 汪懋麟 《同展成入直史馆蒙示和谢惠连秋怀诗走笔和之》:“安能学缝掖,巧黠各相半”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