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婆婆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别名:阿拉伯婆婆纳

学名:Veronica persica Poir.

全株有毛。茎自基部分枝,下部倾卧,高15~45cm,茎基部叶对生,有柄或近于无柄,卵状长圆形,边缘有粗钝齿。花序顶生,苞叶与茎生叶同型,互生。花单生于苞腋,花梗明显长于苞叶;花萼4裂,花冠淡蓝色,有深蓝色脉纹。蒴果肾形,宽过于长,顶端凹口开角大于90°,宿存花柱明显超过凹口。种子表面有颗粒状的突起。

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花期3~5月。种子繁殖。

原产地:西亚至伊朗;现广布温带及亚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西北等地。

始载于《江苏植物名录》(1919~1921年)。1933年采自湖北武昌。生于路边、宅旁、旱地夏熟作物田,特别是麦田中,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同时成为黄瓜花叶病毒、李痘病毒、蚜虫等多种微生物和害虫的寄主,分布在菠菜、甜菜、大麦等作物根部的病原菌(Aphanomyces cladogamus)同时也寄生在该种植株上。

控制方法:由于该种处于作物的下层,通过作物的适度密植株,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种草害;将旱旱轮作改为水旱轮作,可有效地控制这种杂草的发生;绿麦隆、绿磺隆、甲磺隆、杀草丹、除草醚等除草剂能够有效地杀灭该种;刺盘孢属(Colletotrichium)某些真菌可使该种染炭疽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