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1012
品种名称:II优明86
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II—32A×明恢86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组合属三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作中稻150.8天,比汕优63迟熟3.7天,作双季晚稻128~135天,比汕优63迟熟2天。株高100~115厘米,茎杆粗壮抗倒,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佳,总叶片数17—18叶,剑叶长35~3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2万,穗长25.6厘米,每穗总粒数163.6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8.2克。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2%、垩白率78.8%、垩白度18.9%,胶稠度4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5%。抗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稻瘟病4.5级,白叶枯病8级,稻飞虱7级。
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中籼迟熟组区试,平均亩产632.1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19%,达极显著水平,2000年续试平均亩产565.4公斤,比汕优63增产3.15%,达极显著,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1.2公斤,比汕优63增产3%。表现迟熟、高产、适应性较广。
栽培技术要点:1、稀播育壮秧,秧龄控制在35天以内;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插植密度20厘米×23.3厘米,每穴插2粒谷秧,每亩插足2.9万基本苗;3、力争早插早管,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兼顾穗肥;4、其它栽培措施可参照汕优63。
制种技术要点:1、恢复系明恢86播始期比明恢63短4—5天,总叶片数比明恢多1片叶;2、制种参考方案:夏制II优明86,时差16天左右,叶差3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作中稻种植比汕优63迟熟约4天。表现穗大粒多、高产、适应性较广,耐肥抗倒,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浙江省、上海市以及安徽、江苏省的长江流域和河南省南部、陕西省汉中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经审核,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