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丹是青海近代史上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曾为马麒“智囊团”首脑。黎丹在官居青海数十年中,为经营开发青海,出谋划策,作出了贡献。特别在兴办青海民族教育、沟通汉藏文化方面业绩卓著。
黎丹,字雨民,号无我,清同治十二年(1873)出生于湖南湘潭世代官宦之家。黎丹在青海十余年,作为一任地方官吏,对近代青海文化教育的发展有不少建树。民国初年,全国各地新派人物纷纷崛起,而青海则反映迟钝,所出名人寥寥无几。黎丹到青海后,一反积习,立志改变极端落后的文化教育状态。为此他首先选拔、重用知识人才,对本地文化人士,或屈躬访询,或往来交游,或引荐擢用,待之以礼,任之以职,在近代青海教育方面颇有成绩的朱绣,就是因黎丹的举荐走向官场的。黎丹擅长文学、尤长于诗词,因而在青海地区注重推广文学诗词,使之普及、发展。由于旧时青海地方文化教育落后,又得不到重视;文献保存甚少,黎丹以官方名义出面征集刊印,保存了青海近代文化遗产。黎丹之举被当时人们称为“不朽之盛事”。以后,黎丹还与周希武等人倡议兴办了图书馆、博物馆、巡回文库、讲演所等,以此振兴青海地方文化。不仅如此,黎丹还将毕生收藏图书四万余册,悉数捐赠青海图书馆,其中有许多海内孤本,对现今从事文史研究者帮助甚大。
黎丹久萌开发青海之志向,尤其重视地方文化教育。初到青海时,西宁仅有一所蒙番半日小学,旧时所办的义学、书院也因政事时治时乱而废止,而占民族比例较大的回藏蒙古子弟,也只能受到经堂、寺院教育。对此,黎丹十分感慨,立志改变落后的教育状态,遂掀起了开办新教育的热潮。先后开办了蒙番小学,蒙番师范、筹边学校、女子学校等,黎丹还解囊捐资筹办了“职业学校”、“无我学校”、“医学训科学校”。同时,黎丹还十分重视提高民族基础教育,他以行政渠道督促,在蒙藏民族集中聚居地区设立蒙藏小学二十余处,培养学生八百余人。黎丹首先开创了青海近代的藏文学习和藏文研究活动,在沟通汉藏文化方面做了重要贡献。
黎丹创办藏文研究社后,不仅自己的学习颇奏成效,且率领社员继续深入学习,翻译及研究藏文,并广揽藏族学者。先后主持出版了由杨质夫从《藏汉大辞典》中选编的一部《藏汉小辞典》,解放后,《汉藏小辞典》还列入国家对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出口图书,翻印出版,进行国际交流。
黎丹一生清廉自持,声誉素著,擅长文学,精于书法。尤精通汉藏文,译著颇丰。在汉文方面著有《御海烈士传》、《灵州杂吟》、《珊瑚砚斋诗四卷》、《前拉布浪谣》等。此外,黎丹翻译出版的还有宗喀巴大师著的《宝道开门》和《因缘颂》,另外还翻译出版了清代居.弥旁达瓦著的《王道论》。
黎丹居官青海十余年,为发展青海地方文化教育、振兴青海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维护国土的完整和边陲社会安定做出了努力。特别是倡导学习研究藏文,编写、翻译藏文典籍,对推动汉藏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培养藏文研究人才影响深远,功不可泯。
华南理工大学教师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声乐系青年教师,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2000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20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2002年获星海音乐学院第六届司仪大赛季军和最佳仪态奖.2003年参加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东方之春全国民族歌曲演创大赛获演唱金奖.2004年获第十一届名城杯歌手大赛获广州赛区金奖,全国总决赛铜奖.2005年获广东省高教厅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