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就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一种刻印方法用凿印的方法刻制出来的印章。凿印,刻印的一种方法。指在预制的金属印坯上击凿印文。这类印章的引文错落自然,多数是将军印和颁发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流行于汉、魏、晋、南北朝之间。相传其起源,因军中官职往往急于任命,印信都是仓促凿成,相沿成习,故称“急就章”;更为后人所仿效,形成一种刻法。

二、儿童启蒙读物《急就章》又名《急就篇》,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全文共一千三百九十四字,洋洋大观,无一复字,为童蒙识字之书,文词雅奥,非他蒙学诸书可及。《急就章》相传为皇象所书。皇象(生卒年不详),字休明,三国吴时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待中,青州刺史。其书师法杜度,精篆,隶,最工章草,笔势沉着痛快,自然纵横,有“实而不朴,文而不华”之评。本书是中国碑帖经典系列中的一册,书中收入了汉代名碑《急就章》全文拓片。

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急就章,起源于西汉元帝史游以草书作《急就章》,全文共一千三百九十四字,是儿童启蒙读物。这种书体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史传“章草出于《急就章》”。历代书家争相传摹,唐代宋代有了正书释文,明代始刻于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书法家高二适开始搜集《急就章》的各种注本、考异、考校本,汉隶残简、碑帖以及古代字书等,对这不到两千字的文章逐字逐句进行考证,矫正历代所传诸本的失误。历时十多年,于一九六九年写成长篇书法学术专著—《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二零零九年五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根据高二适原稿手书影印出版。该书保留了原来的字体大小,并以传统古线装,内页面为手工宣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