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西面和北面邻接重庆市,南邻湖南省。辖恩施、利川二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六县。自治州首府为恩施市。面积2.4万平方千米。截止2007年末,人口约391万,其中汉族约占45%,土家族约占46%,苗族约占6.5%。春秋巴国地。1949年设恩施专区。1970年设恩施地区。1983年置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改现名。属鄂西南山地,有山原之称。
矿藏主要有铁、磷、煤、金、硒等。多深切峡谷、溶蚀洼地等。水力资源丰富。普通农作物有:玉米、稻、小麦、薯类等,经济作物有:茶叶、种植药材。为湖北省主要林区,有多种珍贵动植物,利川为水杉之乡。土特产和药材资源有板桥党参、坝漆、鸡爪黄连、石窑当归等。交通已形成以恩施为中心的全州公路网。有纺织、煤炭、机械、制药、皮革等工业。名胜古迹有来凤仙佛寺、长江三峡、腾龙洞、黄金洞等。
恩施恩施市
中文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 湖北省 恩施市
英文名称
En Shi City, Hubei Provinc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位置面积】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面积3967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07年底,全市人口79万。
【地形气候】 由北部大巴山脉的南缘分支----巫山山脉,东南部和中部属苗岭分支----武陵山脉,西部大娄山山脉的北延部分----齐跃山脉等三大主要山脉组成的山地。全州地势是三山鼎立,呈现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高,逐渐向中、南倾斜而相对低下的状态。其地貌基本特征是:阶梯状地貌发育。由于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大面积隆起成山,局部断陷,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间河谷断陷盆地。境内除东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积山地外,普遍展示着海拔2000----1700米,1500----1300米,1200----1000米,900----800米,700----500米等五级面积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级河谷阶地。呈现明显层状地貌。岩溶地貌发育,山间谷地星罗棋布。全州碳酸盐岩类(石灰岩、白云岩)面积占总面积54.4%,裸露的碳酸盐岩受本州温暖多雨气候的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比比皆是。
【驻地邮编】 市人民政府驻小渡船街道。邮编:445000。行政区划代码:432400。区号:0718。拼音:Enshi Shi。
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西北邻重庆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面积3967平方千米,人口约78万,以汉族为主,汉巫县地,三国时吴置沙渠县,元为施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施州卫,清雍正六年(1728)改卫置恩施县,1982年划县城关镇及近郊置恩施市,1983年恩施县并入,恩施市境内为鄂西南山地。主要有煤 、铁、硫、水晶石等矿产,农业主产有玉米、水稻、红薯、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桐、茶、漆、麻著名,恩施黑猪为优良品种。珍贵树种有穗花杉、珙桐、水杉等,产党参、当归、天麻等100多种药材。有机械、采煤、电力等工业。土特产品有玉露茶、板桥党参、石窑当归、紫油厚朴、香菌、中华猕猴桃等,是历史古城,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曾迁此,名胜古迹有连珠塔、文昌祠、柳州城遗址等。
恩施市地处湖北省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之南清江中游,是镶嵌在鄂西南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拥有举世罕见的硒资源而被誉为“世界硒都”。全市国土面积3967平方公里,辖10个乡、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72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总人口78万,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占38%。1998年被列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
恩施市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全市蕴藏着举世罕见的硒资源,富硒碳质页岩出露面积约850平方公里,储量高达25亿吨,最高含硒超过8000毫克/千克。受富硒岩层影响形成的大片富硒区域内,粮食、油料、中草药、饲草饲料、畜禽产品及矿泉水中,硒含量为世界之最。这为世界上70%以上缺硒区的人们带了福音,也为硒产品和硒矿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恩施市是一片富饶的土地。有香獐、猴面鹰、红腹锦鸡等省级以上保护动物40多种。有各种药用植物2000多种,享有“天然植物园”、“华中药库”美称,其中板党、窑归、紫油厚朴等名贵中药材为世界独有。这里是“鄂西林海”、“天然氧吧”,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人均林地面积近5亩。境内河流纵横,水能资源富集,可开发装机容量在63万千瓦以上,目前仅利用13%,开发潜力巨大。域内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完善,加之30余万土、苗、侗等少数民族儿女所传承的民风民俗,使恩施旅游独具特色且已成为环长江三峡、张家界大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江漂流”被誉为“神州第一漂”;“梭布垭石林”已成为省级重点旅游景点;土家“女儿会”被称为“东方情人节”;“撒尔嗬”、“傩戏”等被学术界视为民族文化奇珍。恩施市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恩施市城区
恩施市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全市民用工业如化工、轻工、机械、建材、能源、烟草、纺织、药品等已初具规模,尤其是富硒食品产业方兴未艾,富硒小麦草片、富硒甜玉米爽、富硒魔芋精粉等多种产品远销欧美日等国和港澳台地区。全市交通便利,“318”、“209”国道在境内交汇,国道、省道与乡村公路纵横交错,总长达3000多公里。正在建设中的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纵贯恩施全境。扩建后的许家坪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客机,已开通北京、广州、上海、海口、武汉、重庆、宜昌等航线,福州等航线即将投入营运。清江流域梯级开发将使万吨级船舶驶进山城。程控电话、光缆通信、移动电话、国际互联网等从更广阔的空间为恩施市的建设和发展构建起名符其实的立体“绿色通道”。沪蓉西高速经过恩施。
恩施市是一片机遇垂青的土地。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享有充分的民族自治权,这里已被整体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畴。随着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和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大批国家级项目的开工建设,恩施市一定会焕发出和谐昌盛的崭新面貌!
地理特征由北部大巴山脉的南缘分支----巫山山脉,东南部和中部属苗岭分支----武陵山脉,西部大娄山山脉的北延部分----齐跃山脉等三大主要山脉组成的山地。全州地势是三山鼎立,呈现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高,逐渐向中、南倾斜而相对低下的状态。其地貌基本特征是:阶梯状地貌发育。由于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大面积隆起成山,局部断陷,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间河谷断陷盆地。境内除东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积山地外,普遍展示着海拔2000----1700米,1500----1300米,1200----1000米,900----800米,700----500米等五级面积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级河谷阶地。呈现明显层状地貌。岩溶地貌发育,山间谷地星罗棋布。全州碳酸盐岩类(石灰岩、白云岩)面积占总面积54.4%,裸露的碳酸盐岩受本州温暖多雨气候的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比比皆是。
气候资源恩施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性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雾多寡照,终年湿润,降水充沛,雨热同期。但因地形错综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又呈现出极其明显的气候垂直地域差异。
热量、温度随地势升高而下降,年平均气温,低山16.3℃,二高山13.4℃,高山7.8℃;年降水量,东南部1100—1300毫米,西北部1000-1900毫米,中部1400-1600毫米;年平均日照,低山1300小时,二高山1200-1350小时,高山1000—1350小时;无霜期,低山238—348天,二高山237—264天,高山170—233天;相对湿度,低山82%,二高山85%,高山82%。
世界硒都"恩施自治州岩石、土壤、动植物硒富集均达到世界之最",为世界70%以上缺硒地区的人类带来了福音。硒产品和硒矿床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不仅如此,蕴藏在地下的矿藏丰富,已探明储有各类矿产资源70余种,矿产地314处。铁矿10亿吨、煤矿2亿吨、硫铁矿、碳石、耐火粘土、天然气、石煤等居全省第一。磷矿14亿吨,鹤峰走马磷矿是全国四大磷矿之一。还大量储藏的白鹤玉、菊花石、墨玉等生物化石,优质大理石,生物礁等稀有资源。
目前,州内重点开发物种。是以市场需求的硒品种类。
1、1991年硒资源综合开发富硒植物蛋白系列产品、保健产品、富硒茶、硒矿泉水,富硒烟。
2、特种食品资源:莼菜、薇菜、蕨菜,云豆、摩芋、葛仙米、凤姜、茗合、山药等稀有品种,斐声海内外。
3、州境内的恩施市、建始县、宣恩县等地均蕴藏着丰富的硒矿泉水资源。泉水含硒量0.014-0.02myt,并含有锶、锌、钙、镁、锗等十几种有益元素。这些世界罕见的独立硒矿床,其含量最大值85PPM,名列世界之首.
恩施资源土地资源
全州土地总面积240.61万公顷,按全国土地利用类型统一分类,为11个一级类,49个二级类。根据2002年土地普查资料,全州实有耕地面积262.11千公顷,林地面积1407.23千公顷,未利用地439.89千公顷,水域面积32.7千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03亩。
水资源
全州水能蕴藏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共有大小河流60多条,总流域面积21801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99.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这509万千瓦,可开发量349.1万千瓦,占全省的10.6%,本州岩溶发育强烈,暗河伏流多,地下水储量丰富,类型为裂隙岩溶水储量64亿立方米,占全州水资源总量的21.4%。
著名的水利枢纽:水布垭水利枢纽、大龙潭水利枢纽
矿产资源
州境内矿产门类较多,储量丰富。全州已探明矿产60种,产地36.6年,分别占全国和全省矿种的40%。其中具有D级储量以上的矿产16种,产地100处,分别占全国、全省D级储量矿种的11.76%和20.78%。尤其是铁、煤、石煤、天然气、磷、黄铁第一位。铁矿保有储量10亿吨,硫铁矿保有储量5152万吨,煤炭保有储量1.77亿吨。石煤保有储量326亿吨,天然气保有储量110亿立方米,磷矿保有储量11.78亿吨。硒资源极为丰富,分布广、含量高,居世界之首。矿产资源相对集中在6个区域,地域组合好,矿区附近均有煤或水能资源,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森林资源
州域森林资源尤为丰富,共有树种171科,645属,1264种。其中乔大木60科,114属,249种;灌木32科,89属,228种,约占全国树种的七分之一。经济价值较高的有3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水彬、珙桐、秃彬、巴东木莲、钟萼木,光叶珙桐、连香树、香果树、杜仲银杏等40余种,约占全省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树种的90%。宜林面积广阔,共有宜林面积150.25万公顷,约占全州总面积的61.99%。全州有林地面积106.3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8.4%。
旅游资源
州域自然风光无限,特别是以“雄、奇、秀、幽、险”著称于世。恩施主要旅游景点:巴东神农溪 腾龙洞清江闯滩鱼木寨 大水井建筑群 星斗山恩施大峡谷水布垭梭布垭石林,咸丰坪坝营原始森林公园
人口状况全州总户数111.99万户,总人口381.7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99.52万人,女性人口182.27万人,性别比为109.46;2003年内出生人口3.39万人,出生率8.80‰,死亡人口1.95万人,死亡率5.06‰,人口自然增长率3.74‰。
行政区划恩施市
中国硒都----恩施市。地处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中上游,居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恩施州首府城市,国土面积397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7万,以土家、苗、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38.49%。经过半个多世纪卓越奋斗,现已谱写了建国以来发展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农业经济逐步向产业化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效益农业转化,初步形成“一乡一品”;工商业在改革中前进,逐步形成门类齐全,突出特色,外向度高的工商企业体系;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经过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块头增大了、亮丽了、美极了,中等规模城市骨架基本形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本地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大力推进产业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业主招商,网上招商的新格局。
利川市
素有银利川之称的利川市,雄居湖北“西大门”,东连恩施、咸丰,西接万州、黔江,省际边界长350余公里,国土面积4612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46%,以恩施州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而著称的县级市。
利川市不仅是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而且是巴楚文化交汇之地。在这片山清水秀的神奇热土上,涛涛清江从这里奔泻而出,它润育380万土苗儿女,积淀了源远流长、情深厚重的古朴民风。汇聚成为旅游文化资源富集区,是恩施州旅游资源最为丰厚的县级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民营经济、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迅速发展。
建始县
驰名荆楚的金建始,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东连巴东,西接恩施市,南邻鹤峰,北与重庆相接,版图面积2659平方公里。全县51万各族儿女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在州内独辟溪径,狠抓“三网”建设实施了大手笔,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有力推动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加快了县域经济“一主三化”进程,使名符其实的金建始在具有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再跃新台阶。
巴东县
驻守北大门、长江中上游之滨的崭新城市----巴东县,居恩施州首府东北部,东连兴山、秭归、长阳,南邻五峰、鹤峰,西接建始县,北靠神农架。总面积3219平方公里,人口48.5万。高峡出平湖,移民大迁建,城市大发展,服务大三峡,建设新巴东,这是巴东人民为国家重点工程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同时,也塑造了巴东城市崭新形象,一座广阔靓丽的新城市矗立在长江岸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配套。以文化旅游城、土家风情城、建筑博览城、港口贸易城特色展示在世人面前。
宣恩县
名扬华夏“四大名腿”之一的产地----宣恩县,位于鄂西南边垂,国土面积2740平方公里,辖6乡3镇,人口34万,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66.4%。
宣恩不仅著称于世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贡水河、酉水河,七姊妹山等三大风景区。而且浓郁的民族风情与优美的历史传说相伴,神奇的自然景观与雄伟的人文景观相称,早在1980年全国火腿评比会在杭州召开,一举夺冠的宣恩火腿与浙江金华火腿,云南宣威火腿,江苏如皋火腿一并扬名中国,称其为“四大明腿”。
咸丰县
独与皇帝帝号齐名之称的咸丰县,是革命老根据地,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项英等174位将帅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留下了不朽战绩。国土面积2550平方公里,总人口36.48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4.95%。
改革开发以来,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各族人民,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自强自立,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咸丰精神,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及国家对民族地区特别扶持的重大机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县域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咸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集边区贸易城,文化旅游城,土苗风情城,生态园林城于一体的“楚天明星城”已初具雏形。
来凤县
以凤凰飞来而冠名的来凤县,地处武陵山腹地,居湖北省西南边垂。南接湘西,西邻渝东。国土面积1339平方公里,总人口30.7万人,有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16个,占总人口59%。
勤劳勇敢的来凤人民铸就了经济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面对新世纪、新机遇,来凤人民又着手描绘最新最美的蓝图。
来凤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人民以“科教兴县”战略,大力提高全民素质,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全县在努力发展国民基础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培养大量的适用人才和后备军力量,成其为全州的一面旗帜。
鹤峰县
“白鹤绕峰岭,青山伴鹤舞”而显名的鹤峰县,地处湖北西南边陲,东连荆楚,西眺巴蜀,北望三峡,南邻张家界,版图面积2892平方公里,全县人口21.59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占71.06%。
抗英民族英雄陈连升的故乡----鹤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红色老区,曾经3000多鹤峰儿女的鲜血染红了这片神奇土地,土地革命时期,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中心,贺龙元帅的第二故乡。
改革开放以来,鹤峰人民不断更新观念,锐意进取,依托山水资源,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民营化、知识化,外向型的民族特色经济发展之路。鹤峰人民有信心通过10年左右艰苦努力,成其为恩施州的茶叶大县、水电大县、药化大县,创汇农业大县,生态农业大县,磷化大县,跻身全省山区经济强县之列。
烟草王国烟叶是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财政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烟叶为恩施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州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40千公顷左右,收购量75000吨以上,占湖北省年均烟叶收购量的50%以上,农民直接经济收入达到3.77亿元,实现烟叶特产税8356万元。
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恩施州在烟叶生产上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在科技兴烟"三个转移"上狠下功夫,实现了品种良种化、种植规范化、生产布局区域化。
目前,合理布局,烤烟重点乡64个,白肋烟重点乡30个。其中1万亩以上科技示范乡23个。500亩以上科技示范乡35个,1000亩以上科技示范村75个,100亩以上科技示范组794个,5亩以上科技示范户23540户。
恩施州生产的烤烟与"云烟"媲美,白肋烟质量居国内之首。产品远销欧洲、非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成为国家四大烟叶生产基础之一。
目前,恩施州与世界最大烟草集团菲英公司、BAT公司及国内上海烟草集团合作办基地,在科技上联合攻关,技术上相互合作,进一步巩固烟叶基地,提高烟叶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烟草工作,当务之急是加快卷烟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适应全国卷烟工业集团化发展的形势,抓好利川卷烟厂40万标箱扩建改革,把利川卷烟厂培植成全州卷烟工业龙头,实行资产重组、走集团(公司)化发展之路。
华中药库药用植物资源更为丰富,品种多达2080余种,"鸡爪黄连"产量居全国前列,"板党"质地优良,供出口。"紫油厚朴",乃国家珍品。党参、当归、黄连、天麻、贝母、杜仲、厚朴、黄柏、丹皮、半夏、银花、百合、舌草等药材种类《本草纲目》所载还多,其品名数量,成交额在全省独占鰲头。特别是中国板党、湖北贝母、鸡爪黄连、紫油厚朴、窑归、天麻、丹皮、首乌、竹节参、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等数十种名贵中药材,量大质优,国内外久负盛名。
教育现状全州现有本科全日制大学和公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各一所:
湖北民族学院(http://www.hbmy.edu.cn/)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http://www.eszy.edu.cn/)
现还各市县普通高中数目在2~4所,基本上各个高中都缺少老师,高中各个班级人数众多,相对湖北省其他县市教育资源比较匮乏。
小学、初中基础教育还在建设和改革中!
目前恩施市初中有:舞阳中学、小渡船民族中学、书院中学、清江外国语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