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信息片名从奴隶到将军(上下集)
类型剧情
片长180分钟
地区中国
对白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胶片长度18本
制作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年份1979年
演职员表导演王炎
编剧梁信
摄影沈西林
剪辑诸锦顺
美术韩尚义(总美工) 颜铭、陈绍勉
作曲葛炎
演员
吴喜千 .....Zhen Yi
冯淳超.....陈毅
邵万林.....耿大刀
叶志康 .....杜参谋长
施锡来 .....郝军
杨在葆.....Luo Xiao
张金玲.....Suoma
徐才根 .....陈大炮
严翔.....黄大阔
李纬.....苏长官
倪以临 .....八姨太
徐殿基 .....老李头
杨同顺 .....小马兵
单锦文 .....赵上士
马景霞 .....小索玛
郑星 .....小箩筐
剧情介绍1915年,逃亡的彝族奴隶娃子小箩筐被滇军收留,当了马。在讨袁战争中,他立下赫赫战功。10年后被提升为副连长,改名萧罗。不久,他娶了卖身葬母的女奴隶索玛为妻。
长期的军阀混战使他厌倦,1926年他告别妻儿,毅然投身北伐大军。1927年大革命失败,萧罗被国民党收编,受命率部剿共。在红军政委郝军的启发教育下,萧罗率部起义,被委任为红军师长,并改名罗霄。1933年,罗霄坚决抵制当时党内出现的“左”倾路线,而被免职,又当了马。但他毫不动摇,带着伤痛,跟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陈毅的领导下,他出任新四军挺进江北部队司令员,挥师北上抗日。
1940年,他与分散了六年之久的三个儿女团聚。后来大儿子罗干参军 ,在战斗中牺牲。他接着又送小儿子和女儿加入了革命队伍。抗战胜利后 ,身经百战的罗霄不幸身患瘫痪,但他身残志坚,在解放战争中,坚持坐 在板车上指挥战斗,立下不朽功勋, 最后在战斗中溘然长逝。
影片评价影片运用纵贯人物一生的叙述方法,描述了罗霄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性经历,总结出罗霄这个具有反抗性的奴隶走上革命道路的必然性,同时也展现了惊心动魄的历史变化。本片以战争场面为手段,表现了罗霄运筹帷幄、克敌制胜的谋略,反映出只有在战斗中才能充分显示罗霄的存在价值。编导们力求人物和历史的真实性,选择了几件重点突出的事迹,展现出罗霄思想性格发展的历程,既塑造出他的钢铁意志,也表现出他是有情有义的血肉之躯,摆脱了用人物图解战略战术思想的模式,并具有深刻感人的艺术魅力。
本片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杨在葆、张金玲、冯淳超)。
原型事迹1989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确认了毛泽东、朱德等33位军事家,罗炳辉名列其中。
1897年,罗炳辉出生于云南滇东北的彝良。家境的贫寒,罗炳辉只读过两年私塾便被迫辍学。而社会的不公,造就了罗炳辉倔强的性格。而改变罗炳辉的命运的,还是11岁那年发生的事。那年,一个乡村恶霸从他家门口走过,恰巧被他向外泼的脏水弄湿了衣服,恶霸乘机刁难,少年罗炳辉上前论理,恶霸不由分说,揪住罗炳辉父子大打出手,从此,罗家便与乡村恶霸结下了仇。次年,一名恶霸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敲诈罗家,罗炳辉气 不过,一纸诉状将恶霸告上法庭。然而,那是一个有理无处说的年代,县衙一纸判令,判罗家败诉,血气方刚的罗炳辉想要伸理,向恶霸讨回公道,于是,他萌发了当兵的念头。
就这样,他以惊人的毅力,用12天时间,徒步数百公里走到省会昆明,寻求发展。在昆明的那段日子,他先后做过木匠、伙夫、马夫,一次偶然的机遇,罗炳辉终于在当时的云南王唐继尧部当了兵,实现了他多年来的从军报仇的愿望。由于他吃苦耐劳,不久就被提升为三等中土。
1920年,罗炳辉当上了唐继尧的随行军士。次年,滇军军长顾品珍发表通电,逼靖国军总司令唐继尧下野,已身为副官的罗炳辉,跟随唐继尧来到了香港。此时的罗炳辉对军阀割据,涂炭百姓的军人生涯早已厌恶,他开始接受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于是,他留下一封信,悄悄离开了香港。第二年参加了朱培德的讨逆军,前往广州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北伐战争中,已身为营长的罗炳辉,总是冲锋在前,爱兵如子,深得官兵的拥护。
1927年,可以说是罗炳辉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这年3月,他参加在南昌举行的被国民党杀害的赣州总工会领导人成赞坚的追悼会上,听到了曾为滇军高级将领,现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朱德的讲话,罗炳辉第一次听到"工农革命"这个新名词,他多年郁闷的心胸一下子豁然开朗。朱德语重心长的对他讲,工农兵要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军阀、土豪劣绅。只有革命成功了,大家才有工做,有田种,有饭吃,中国才有希望。这时的罗炳辉才真正看到了光明和前途。
1929年4月,罗炳辉任江西吉安县靖卫大队大队长。中共中央派滇籍中共党员赵醒吾到吉安对他做教育争取工作。
随后的日子,罗炳辉开始利用靖卫大队长的特殊身份,在"剿匪"中暗中帮助共产党人。十多年的血雨腥风,使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有希望的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帮助中国广大的穷苦百姓脱离苦海,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将中国引向和平与富强。1929年7月,罗炳辉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为寻求真理而走遍天涯的农民儿子,走上了革命的征途,实现了由三民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伟大转变。
1929年秋,遵照党的指示,罗炳辉指挥了以吉安为中心的赣西数县武装起义,随后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独立第五团团长。之后,他同红军将士-道打下万安,又在富田地区,歼灭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唐云山部,转战湘赣,指挥战斗数百次,对赣西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立了大功。由于罗炳辉卓越的指挥才能,1930年的长汀会议后,被任命为红十二军的代理军长、军长,后又被任命为红九军团军团长。
1933年,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对新生苏区红军进行了第五次"围剿"。连续几个月的封锁,使中央苏区和红军吃不上盐,兵工厂没有黑色火药,面临弹尽粮绝的危险境地。这时,红军在尤溪缴获了4000箱炸药和食盐。军委急令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一部火速将这批物资抢运回苏区,罗炳辉临危受命,亲自挑担上路,途中遇上敌军就打,敌军一败,挑上担子就走,半个月的时间,红军将士每人挑着六七十斤重的担子,走了300多公里山路,终于将军需物资安全运回苏区。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罗炳辉率红九军团突出重围,抢渡湘江,在毛泽东的指挥下,进入西南地区。当时的《云南民国日报》上刊登消息,提高所谓捉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赏格",对罗烦辉的"赏格"由原来在江西中央苏区的三万元,猛增到"生擒者八万元,献首级者奖五万元"。
1935年,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渡过金沙江,从西昌进入凉山彝区,由此彻底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意图。在彝区,罗炳辉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与彝族同胞交朋友,取得了彝族兄弟的信任,彝族兄弟抬来羊肉、牛肉和酒,送给红军,在彝区,彝族同胞连称"红军瓦瓦古" (意思是红军万岁)。 沿途有不少彝族同胞积极参加红军,就这样,在彝族同胞的带领下,罗炳辉率领的红九军团顺利地通过了凉山彝族地区,与中央红军主力胜利会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罗炳辉告别延安,奔赴华中抗日前线。1938年,罗炳辉被任命为皖南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与司令员陈毅并肩战斗,打击日寇。
1939年5月,随叶挺北渡长江。7月,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江北指挥部副指挥。皖南事变后,为了打击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罗炳辉根据多年游击战的经验,制定了伏击与运动游击为特色的包括伏击、纠缠、阻击、扰乱、歼灭等内容的所谓"梅花桩战术"。这一战术的特点是:一方面,部队宿营时按三角形的驻地部署,以分散敌人的火力,减少我方伤亡,还可对敌实施反包围。另一方面,一旦敌人进入梅花桩式阵地,则可从多个侧面极大地杀伤敌人。1941年4月,日伪军扫荡仪征,罗炳辉在仪征以北12公里按梅花桩式设伏。15日拂晓,敌人进入设伏圈,罗炳辉指挥部队,不到30分钟解决战斗。以后,拥有重型装备的700多人的日军又在金牛山再 次尝到了梅花桩式战法的苦头。此次战斗,新四军以劣势装备毙伤日伪军500多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创造了梅花桩战法以少胜多的成功范例。
然而,多年艰苦的战斗环境,使罗炳辉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病。当抗战胜利的消息传遍全中国的时候,罗炳辉却因高血压而处于昏迷状态。直到第二天神志清醒时,人们才把这一喜讯告诉了他。当听到毛泽东发表的《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时,病魔缠身的罗烦辉再一次振奋了。他坚决要求重返前线,参加受降工作。于是,罗炳辉抱病,坐着担架继续向前进发。
1946年4月,罗炳辉任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兼新四军第二副军长。
1946年6月9日,在罗炳辉的指挥下,我军向盘踞枣庄的敌军发起进攻,全歼敌军,解放了枣庄。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1946年的6月21日,罗炳辉却因脑溢血而猝然长逝。枣庄战役由此成为这位将军32年军旅生涯的最后一仗。
"戎马三十载,将军滇之雄。"陈毅军长亲笔挥豪,痛悼与自己出生入死的战友,总司令朱德也为这位当年从云南走出来的战友题词:革命到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万古长存。
的确,罗炳辉将军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他对党的最后誓言:"我受党长期的培养和爱护,这次重上前线为党为人民捐躯,也是完全值得的……我毕生没有打过败仗,在我牺牲前,我还要再打一次胜战,作为我对党的最后一次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