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注音】zhě yī

【服装】赭衣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

《荀子·正论》:“杀,赭衣而不纯。” 杨倞 注:“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杀之,所以异於常人之服也”。

《史记·田叔列传》:“唯 孟舒 、 田叔 等十馀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 赵王敖 至 长安 ”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绿其巾以示辱,盖古赭衣之意” 。

清 宋琬 《诏狱行》:“白骨交撑裹赭衣,残骸谁敢收黄土?”

【名词】赭衣指囚犯,罪人。

汉贾山《至言》:“赭衣半道,羣盗满山”。

《梁书·武帝纪中》:“若悉加正法,则赭衣塞路” 。

宋 文天祥 《七月二日大雨歌》:“赭衣无容足,南房并北房”。

清 丁澎 《风霾行》:“ 秦时赭衣常塞路,日蚀星移失恒度” 。

【成语】赭衣塞路发音:zhě yī sàī lù

释义: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出处:《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

示例:“昔商俗未移,民散久矣,婴网陷辟,日夜相寻,若悉加正法,则赭衣塞路”。(《梁书·武帝纪中》)

相关资料赭色:中国传统色彩名词,具有大火的热度,并有固体质感的颜色。

(注:赭从赤从者,赤在甲骨文中从大、从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