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文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手机文学,拇指文学,在手机上发表,并被用户阅读的信息社会文学。手机小说,很流行,已引起巨大反响。E拇指文学作品,包括言情小说、侦探秘闻和诗歌散文等。绿色手机文化建设,创作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健康向上。

手机文学,其崛起正在挽救出版业面临的巨大危机。一些小说作者将其在手机上发表的作品,又通过传统方式印刷成册并出版,有的小说故事还被搬上了银幕。与传统的文学作品创作和发行方式相比,手机文学平台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手机比电脑互联网普及更广、比平面媒体互动更强、比纸质书籍更便于携带,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手机文学——“移动文学”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句式简单、通俗易懂、趣味性强是“移动文学”主要的特点,也是它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所在。这种读书方式虽不如传统阅读方式精细、深刻,但可培养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使他们从阅读手机文学起步逐渐将兴趣转移到传统图书上来。

手机文学的发展历程:

日本:

2000年1月,日本教师Yoshi用手机连载的方式发表他的小说《深爱》。开创手机文学先河。

2003年,网站决定对手机数据传输不设上限,小说作者和读者数量迅速增加,像聚宝盆一样积累了大量作品和人气。

东京无线服务商百代网络公司开设了专门的手机书籍下载网站,2003年起开始推出下载书籍服务,至今6年内有5万稳定订阅客户。

一家名叫FES的日本软件开发公司从2003年3月3日起,开始向移动电话的用户提供一项叫做“手机纯文学”的新服务。每周从星期一至星期五,通过移动电话网,以连载方式配发人气作家的最新小说。用户使用手机办理订阅手续,还可以同作家交换伊妹儿,直接与作家本人交流。

2007 年,由Mika 写的自传体手机小说《恋空》引起热潮,有1200 万读者下载阅读,网站累计点击达2672 万人次,实体书出版后销量超过140 万册,续集畅销290 万册,而根据小说拍成的同名电影票房突破40 亿日元,相关的音乐作品也将上市。

2008年秋天,日本著名尼姑兼作家濑户内寂听(Jakucho Setouchi)在86 岁高龄之时创作了其首部手机小说《明天的彩虹》(Tomorrow’s Rainbow), 共有325 万读者上网下载了该作品。

因为在3G 网络领先于全球的日本,手机小说实际上已经完全渗透到文学的发展中。以实体书形式出版的手机小说已有30 多部,总计销售了1000 多万册,在各大畅销书榜的前10 名中,有半数以上来自手机小说。手机小说在日本已经发展成一种产业,在过去5年中,销售收入接近1亿美元。一份调查显示,在受访者中有45%的人登陆过手机小说网站。人们表示,手机小说为普通人提供了一展文采的舞台,它在流行的同时甚至影响了日本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向。

中国:

2004年6月,千夫长《城外》。中国手机短信小说第一人——千夫长,正是这位长期活跃于广深两地的著名作家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2004年抛出了国内首部手机短信小说《城外》,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文坛的激烈论争,这部60篇每篇70字总计4200字的连载小说更被自称为“文化商人”的千夫长成功商业运作,先被北京的华友世纪通讯公司以18万元购得手机短信连载版权,随后又被跨海而来的台湾勤创公司以更高的价钱买断了该小说在台湾的版权,从而创下了每字100元卖断海内外手机版权的奇迹,千夫长坦承在《城外》上取得的收益已达税后50多万元,被媒体誉为“文字最昂贵”的作家。

2004年6月,由《天涯》杂志社、中国移动等单位合作举办的“全国首届短信文学大赛”也拉开了帷幕。2004年成为中国手机文学元年。

而此后5年来,写手群起。

2005年,中国移动发现商机,顷力打造了中国手机文学第一平台——e拇指文学艺术网,旨在建立中国第一家基于手机无线网络平台进行创作、阅读、传播的原创和出版基地,陆续开发了“手机文联”、“拇指日志”、“拇指书屋”等各类与手机文学艺术相关的无线网络增值系列产品,并每年举办各类全国性的综合性手机文学艺术创作大赛,展示和交流原创文学艺术作品。

2009年6月,由盛大文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3G手机原创小说大展”在京启动,该活动以一字千元的“天价”稿费,对外征集优秀的手机小说创意,并试图打造出国内第一批手机小说家。此举将手机文学再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让大家又一次正视这股文学新浪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