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氏长吻白蜡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渡边氏长吻白蜡虫 Pyrops watanabei

外观特征:

本种为大型同翅目昆虫,展翅长约5~10公分。头部相当长,末端呈球状,此球状物与两复眼略呈等腰三角形。前翅为黄绿色,翅面上有黑色及褐色斑点,腹部末端稍呈白色。全身覆有白色蜡粉,故名白蜡虫。

生态习性:

主要分布于台湾北部1000公尺以下之山区。于夏季至秋季时,出现于中低海拔的山区。成虫常栖息于乌臼的枝干上,但若虫的生态与栖地则尚未得知。

分布:中国、台湾北部低海拔

白腊虫长的样子非常好玩,头部有一非常大且长的鼻子状突起,这个长鼻子的主要作用不明,可能对天敌有惊吓的作用,加上蜡蝉科会分泌腊质於身上,因此名为长吻白蜡虫。白蜡虫是台湾蜡蝉科中体型最大的,成虫常常群聚於乌?树上,原因不明,分布一般是以台北县市的低矮丘陵为主,而且很令人意外的是在许多次生林或人造林中往往可以发现很多的族群如阳明山或四兽山、坪林等地,由於其生活史未明,至今未发现过幼虫,是一种有待研究的珍贵稀有保育类野生动物。白蜡虫的成虫有一很好玩的特性就是很会在树上横著走,如果他发现人影时就会横移躲到树干後面,如果你在跑到他面前,他又会跑到树干前面,非常有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