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树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物简介朱树屏(1907.4.1~1976),号叔平,字锦亭,山东昌邑人。

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教育家,世界浮游植物实验生态学领域的先驱。中国海洋生态学、水产学及湖沼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者。培育了新中国第一代水产科技人才。

朱树屏1928年毕业于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数理专科。

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生物系,获理科学士学位。

1934~1938年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36年出版了《原生动物实验法》(自然科学社)。

1938年9月考取庚子赔款留学生,留学于英国伦敦大学、在英国海产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淡水生物学协会主席、伦敦大学皇后学院水产生物研究室主任F.E.弗里奇(Fritsch)教授指导下开始研究浮游生物。后转入剑桥大学,修完了动物、植物两系的课程,又修了生物化学系课程并于1941年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2~1945年,任英国普利茅斯研究所研究员、英国淡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并就任英国淡水生物学协会 水产化学部和浮游生物部两部主任,主持两个部的工作。曾连续获得海产生物学会的“雷兰克斯特研究奖位”。

期间,他研究成功了17种人工海水藻类培养液的配方,即以他的姓命名的“朱氏人工海水培养液”,它是一代海水培养液的成功代表,具一定历史地位,朱氏人工海水是人工海水研究史上的里程碑,是20世纪50年代前人工海水的唯一代表。至今在国际上24种人工海水培养液中,朱氏人工海水列于首位。“朱氏10号” 是至今世界上仍广泛使用的标准经典配方。

1946年5月任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发表了《浮游植物对有机磷的作用》、《海洋硅藻无菌培养技术》及《朱氏人工海水》等极有影响和价值的研究成果。

1946年12月他谢绝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一再挽留回国,到云南大学生物系任教,同时投身于云南各大湖的调查。

1947年1月至1948年9月,先后任云南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创建我国第一个本科水产系山东大学水产系,并任水产系首任主任。在水产系成立了渔捞、养殖、加工3个专业组,还争取到实习调查船。他重视基础课教学,安排水产系学生到理学院各系修基础课。他自编教材,先后担任湖沼学、浮游生物学、水化学等专业课程,经常举办有关海洋、水产方面的讲座,还亲自带领学生出海采集实习,培养学生现场调查能力。他以极大的热情培育了中国首批大学本科水产专业人才,为创建水产系呕心沥血,使当时全国唯一的4年制本科水产学系初具规模。

1948年9月回上海,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带队出海进行舟山渔场海洋调查。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当年开始了太湖调查。

1951年到青岛,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实验室研究员。同年3月调水产部海洋水产研究所(现名为黄海水产研究所)任所长,兼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员、山东大学水产系教授,直至去世。

期间,曾兼任山东省水产厅副厅长,山东省科学工作委员会海洋生物水产组副组长兼水产分组组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水产组副组长,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专家、海洋渔业专业组副组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水产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

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他深入云南各大湖及太湖、微山湖等多处湖泊进行水质和水化学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预见性的开发利用意见。

1953~1955年,任渤海经济鱼类调查委员会副主任,与童第周教授共同组织并领导烟威外海鲐鱼渔场调查,获中国科学院奖励,朱树屏等在鲐鱼渔场调查中坚持了鲐鱼行动与环境是统一有机整体的正确观点,进行了综合性的全面调查,带动了有关学科的发展,成为我国渔场调查的典范。组织领导内蒙古的岱海调查,提出了调查报告和治理方案。经1954年治理后的岱海第一次放养鲫鱼、鲤鱼成功,并成为内蒙古第一个国营养殖场,参加中苏合作黄、东海越冬场调查,

1955年,首先指导海带施肥养殖研究获得成功。1978年获山东省科学大会奖。

1956年8月至1957年6月,与有关专家组织领导海带南移研究获得成功,1978年获山东省科学大会奖。

1957~1958年,与有关专家共同发明创造了海带自然光育苗法,海带自然光育苗技术在世界领先,是中国海水养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推动了中国海带养殖的大发展,使中国海带养殖技术与产量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我国海带、紫菜人工养殖技术开发中,朱树屏为发展生产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得到国家科委发明记录登记。

期间,参加了中国12年科技规划(1956~1967年)与10年科技规划(1963~1972年)水产部分的起草、定稿工作。1959~1960年,领导了渤海诸河口及外海渔业综合调查,在中国最早提出了改良水域、提高海洋生产力,人工放流增殖资源的具有战略和开创性的建议,从生态学角度揭示了资源变动与渔场环境的规律,对我国这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渤海诸河口渔业综合调查是朱树屏把他倡导多年的“种海”具体化为“渤海增殖”付诸实施的基础工作之一。他在1959年3月全国水产科学教育会议上的发言中,就积极提倡“从种地扩大到种水”、“水域生产力可以等于或大于同等面积的耕地,种水之利大于种地”。

1964~1968年,任全国“紫菜歼灭战”(即紫菜研究大会战)领导小组组长,领导14个单位联合攻关、试验研究坛紫菜人工育苗与养殖研究并获成功,开创了福建全省坛紫菜人工育苗与养殖的新局面,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到80年代末,我国紫菜全人工育苗能力达到7360万壳,可满足10余万亩养殖所需。紫菜养殖也由70年代初的养殖面积不到1万亩、年产量1100多吨,发展到近10万亩,产量超过1万吨,增长10倍以上。正是朱树屏领导的紫菜养殖攻关铺奠了紫菜养殖业大发展的坦途。这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也是朱树屏科学研究生涯的最后一项重要成就。

期间,于1964年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主编出版了世界唯一的一部由8国文字撰写的《拉俄中朝越蒙日英太平洋西部经济鱼类名称对照手册》。

1946年12月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教授、国立山东大学教授兼水产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员,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委水产组副组长、海洋组成员,首届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首届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职。任政协全国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委员,政协青岛市二、三、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青岛市委员会副主任

1972年病重期间周总理指示要为朱树屏认真治疗。

后因延误转院,癌变扩散,医治无效,于1976年7月2日在上海病逝。按遗嘱,骨灰撒于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大海和江湖。

科学救国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朱树屏随中央研究院迁到广西阳朔。1938年9月,他考取庚款留学。国难当头,对于是否赴英留学,他踌躇不决。当时,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号召:“抗战固极艰苦,战后建设事业更是艰巨,因此必须固守研究岗位,做战后的准备。”为战后建设计,他决意出国深造。离开香港时,朱树屏站在船上看祖国大陆渐渐远离,潸然泪下。事后,他愤愤地写道:“食犬吐之食,勿忘其臭。忍辱负重,以庚款锥刺骨,效勾践,学韩信,许身报国,共肩建国大业时,再聚首联欢。”从此,“科学救国”的梦想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抵英后,他废寝忘食地工作和学习,修完了动物、植物两系的课程,又修了生物化学系课程,业余和假日全部投入实验研究工作,成绩卓著。1942~1945年,任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英国淡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等职期间,研究成功了17种藻类培养液的配方,即以他的姓命名的“朱氏培养液”,其中“朱氏10号”是至今世界上仍广泛使用的标准经典配方。

朱树屏在埋头学习工作之余,念念不忘报效祖国。他了解到国内各大学设备、经费非常困难,为了归国后开展云南高原大湖调查,用薪俸余额购置了调查工作所需的文献及用具,先期空运昆明;曾捐款支持陶行知先生“教育救国”的行动;与其他留英同学编辑《东方副刊》,寄到国内印刷;通过伦敦电台每月向中国介绍国外学术研究、新技术和工业进展概况等,以拳拳报国之心,尽其所能,积极为祖国的科学发展效力。

抗战胜利后,云南大学聘请朱树屏回国任教,日夜思念祖国、立志报效祖国的他迫不及待地取道美国,踏上了归国之路,但由于搞不到回国的船位,未能成行。1946年1月,他暂时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研究所——美国著名的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被聘为高级研究员,仍然从事浮游生物的研究。短短一年中,发表了《朱氏人工海水》等极有影响和价值的研究成果,为该所创建了世界一流的藻类实验室。该所对于享有盛誉的朱树屏先生苦苦相留,并提出了优厚的条件。然而,一颗游子的拳拳之心是赤诚的,他谢绝了该所的一再挽留。从美国归国前,他只留下路费,其余全部用于购置野外调查、室内研究所需的工具。

1946年12月,朱树屏毅然回到战乱的祖国。他先到云南大学生物系任教,同时投身于云南各大湖泊的调查。1947年夏,应聘到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员,进行海洋和湖沼学的研究。后来,有人约朱树屏一起返回美国工作,但他说:“祖国生活困窘、科学落后,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一颗赤子的科学报国之心何其真诚!

鞠躬尽瘁1947年,国立山东大学童第周教授受校长赵太侔之托,函请朱树屏到青岛创建和主持水产系工作,任教授兼系主任,借聘期为一年。当时,该系刚刚成立一年,基础十分薄弱,朱树屏同年7月到职后,将从英国带回的有关海洋、水产科研教学方面的书籍、资料及一些实验设备赠送给了水产系。同时,朱树屏制定发展规划,在水产系成立了渔捞、养殖、加工三个专业组,还争取到实习调查船;又经多方努力,聘请到戴立生、王以康、王贻观等多位教授和讲师康迪安、辛学毅等先后来到水产系任教,使当时全国惟一的四年制本科水产系初具规模,并成为国立山东大学重要学系之一,并培育出了中国首批大学本科水产专业人才。

1948年9月,在国立山东大学的借聘期满,朱树屏被调返上海动植物研究所,不久带队出海到舟山渔场进行海洋调查。离青时,国立山东大学水产系全体同学到码头挥泪送别。1949年1月,国立山东大学水产系一、二、三年级全体同学又长函敦请朱树屏教授返青执教,函文情真意切:“……只要有老师来做我们的领导中心,我们的力量定会团结起来……创建水产系的巨任,除了老师具有这种勇敢果决、忍辱负重的精神能担负,别人再也担负不起。……我们以平静的心情等待再一次在码头上欢迎我们衷心崇敬的老师……”(该函至今犹存)朱树屏捧读再三,不禁涔然泪下,但终因舟山海洋调查的重任在身,未能如愿返校。

1951年1月,朱树屏调回青岛,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青岛);同年3月,调农业部水产实验所(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任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员,同时被国立山东大学聘为水产系教授,继续讲授湖沼学、浮游生物学和水化学等专业课程,使中断了三年的这几门重要课程得以恢复。他到任后,对科研规划、研究任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设施建设等均具体操持、组织领导,不遗余力,使研究所的调查研究工作很快全面展开。1952年,正式增设资源、渔捞、海产养殖、淡水养殖和水产加工五个研究室及其它辅助设施。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从海洋生态和初级生产力入手加强资源与渔业研究,又建立了生产力研究室和实验生态组,并相应增建了实验场、同位素实验室、恒温室等基础研究设施,使该所成为中国水产界成果最多、世界知名的骨干科研单位。在他的直接培养指导下成长起来的科研人员晋升为高级职称的约有四五十人,其中不少人成了学科带头人。

在青岛,他曾在胶州湾设站,逐月调查浮游植物生长所需要营养盐类的组成特点和变化规律,发现营养盐类的分布相当均匀,除每年4至5月外,营养盐含量均能满足浮游植物的需求。他首次提出:根据长期连续的调查结果,预报海产生物资源及养殖业的丰歉,进行“种海”,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的战略思想。

在青岛,他与童第周教授共同组织领导了中国首次海洋渔场调查——烟台、威海外海鲐鱼渔场调查,并从理论上总结解释了调查结果,在论文中揭示了该产卵场属性同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关系,黄海暖流同鱼群洄游和行动的关系,水温、饵料生物同鱼群分布的关系,渔期同鱼性腺发育的关系等规律。调查成果当年即用于指导渔业生产,并获得中国科学院奖励。

在朱树屏等直接领导下,黄海水产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编制了《渤、黄、东海渔捞海图》,该书共三卷,分为海洋学图集与捕捞对象图集两部分,概括地展示了中国对近海渔业资源与渔场海洋学多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该项工作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通过长期的缜密调查研究,朱树屏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不顾非议与压力,针对黄、渤海渔业资源状况提出“资源衰退,应予保护”的观点,并在许多场合积极阐明,但一直未能被采纳,直到1978年以后,“资源衰退”的事实和论点才被公认。这不仅说明了朱树屏作为科学家的远见卓识,也显示了他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深受后人的缅怀与崇敬。

朱树屏作为海洋生态学家、中国水产学科带头人,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合作谈判等科学技术活动。他是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的中方专家,担任该委员会海洋渔业专业组副组长,在历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1956年,他参加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的访问苏联代表团,作为水产方面的顾问,同苏方商洽中苏水产科技合作草案;1957年参加领导中苏合作黄海、东海越冬渔场调查;1958年参与指导了中国首次世界最大规模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在其撰写的论著《渤海诸河口渔业综合调查报告》中进一步论述了海洋人工增殖和农牧化;主持了1958~1960年中苏合作的“发展海洋渔业和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的调查研究”项目。在国际科技合作中,他贯彻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原则立场,受到水产部领导的赞誉。他参加了我国1956~1967年和1963~1972年两个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制定工作。在他的倡议下很多重要研究课题,如海洋生产力研究、紫菜人工养殖等被列入规划。

攻克难关1951年海带南移青岛后,在中港试养成功,但在附近许多海区生产的海带,达不到商品规格。朱树屏和黄海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通过1952年冬至1953年秋的调查与对比,确认是营养贫瘠问题,并于1953年冬率先在太平角开展了海带施肥养殖试验,验证了氮肥促进海带生长的作用,终于确立了今天以大面积泼洒施肥法为主的海带瘠区施肥养殖方法,从而在北方广大贫瘠海区养出商品海带,其成果获山东省科学大会奖。

1956年,在朱树屏等领导下进行的海带南移浙江试验成功后,海带养殖迅速发展。1957年,全国南部沿海海带养殖试验点有118处之多;其后,江、浙、闽、粤大面积生产试验均获成功。为解决生产所需大量人工幼苗,1957年6月水产部将这个关键课题交给朱树屏。为赶季节,没有试验条件,他就因陋就简,带领科技人员在临时赶建的玻璃房和山洞里,全力投入试验。1958年2月完成试验和理论探讨,7月利用自然光源、流水控温的自然光育苗室培育夏苗生产,当年育出大量健康海带幼苗,移入海面养殖。经过几年攻关,在朱树屏等领导下,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水产养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了此项研究开发的一整套全新的海带育苗方法,经水产部门在生产上推广以后,成为培育海带幼苗的唯一生产形式,解决了海带养殖大发展急需的苗种问题。海带自然光育苗技术在世界领先,是中国海水养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

1958年,在青岛以“海带自然光育苗法”养殖出的一条大海带被送到正在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朱德委员长高兴地宣布说:“这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海带。”

1964年,朱树屏作为国家科委水产组副组长、“紫菜歼灭战”组长,组织领导了14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在福建沿海现场开展了坛紫菜人工育苗与养殖的攻关实验研究,该研究于1968年完成。1965年,紫菜分别在青岛、大连试养成功,实现了紫菜的北移。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紫菜全人工育苗能力达到7360万壳,可满足10余万亩养殖所需。紫菜养殖也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养殖面积不到1万亩、年产量1000多吨,发展到养殖面积近10万亩、年产量超过1万吨,增长10倍以上。正是朱树屏领导的紫菜养殖攻关铺设了紫菜养殖业大发展的坦途,建立了中国的紫菜养殖业。这是朱树屏科学研究生涯的最后一项重要成果。由朱树屏领导完成的《海带施肥养殖》、《海带自然光育苗》、《坛紫菜人工育苗与养殖的研究》三项成果,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在紫菜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以后,朱树屏又提出了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研究方案,这是紫菜研究中有决定意义的四个课题中的最后一个,在国际上是空白。他制定了一个一年内完成试验的方案,并信心百倍地投入了工作。正在此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工作的权力被剥夺,他受到批斗、摧残,很快身染重病,住进了医院。病危之时,他在病床上得知日本关于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研究已获成功的消息,感到无比痛惜。“我们中国人至少可以早他们三年夺得这个桂冠的啊!”这是朱树屏在科研旅程上一个深深的遗憾。

死而后已朱树屏身负重任,兼职较多,但毫不居位自尊,始终坚持与科研人员、学生同甘共苦,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他的办公室也是起居室,为了工作,经常在此过夜。他倡导因陋就简搞科研,亲自教科研人员研制仪器设备。他学习、工作惜时如金,常说:“我的时间不是以日、月而是以分、秒来计算的。”他很少休星期天和节假日,常因工作忙随便买个烧饼在办公室干嚼,办公室备有一张行军床,有时就在办公室或实验室过夜。除深夜回家休息,很少在家停留,三个子女的抚养教育和家务操劳都落到夫人王致平身上。在外出途中的汽车上或火车上也不闲着,不是看就是写。他生活简朴,一直是布衣布鞋,有时穿补丁衣服,满足于粗茶淡饭。他常说:“对工作要高标准,对生活要低水平。”有人说:“朱所长真不像在国外多年、世界知名的博士、学者。”所里备有吉普车,他是一所之长,但外出办公常骑自行车,很少坐车。“文化大革命”中,他坚持真理,刚正不阿。1967年,北京的“外调”人员提审他,交给他一份“调查提纲”,逼迫他写诬陷周恩来总理的材料,他严词拒绝了。朱树屏因受人身摧残而罹病,1972年他第一次病危,周总理获悉后直接指示中共青岛市委:“听说朱树屏同志病了,请认真治疗。”1975年5月,他第二次病重时,转上海中山医院就医,在手术时,为了保护大脑,以便出院后继续工作,甘愿忍受巨痛而不打止痛针。医生、护士们被他这种热爱工作,毫不顾惜个人的牺牲精神感动得落下泪来,以至把他的事迹编印成材料对医学院的学生进行教育。

他逝世前对家人说:“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去做,也许我不能继续为人民工作了,这是我终生最大的遗憾……”“我踏遍了祖国的沿海和重要湖泊,请把我的骨灰撒到我到过的沿海和湖泊!”1976年7月2日,朱树屏在上海中山医院与世长辞。

1978年,中央对朱树屏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冤案作出了彻底平反昭雪的决定。

1987年4月,朱树屏的夫人王致平在黄海水产研究所的支持下,率领子女乘船赴沪,把朱树屏的骨灰撒到了黄海、东海、长江,然后又转往太湖撒放,终于实现了朱树屏的遗愿。

朱树屏将毕生精力全部献给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教育事业,以坚毅顽强的意志赢得了学术和事业上的光辉成就。1995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决定在百花苑为20位曾在青岛工作、生活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名人塑像,以此表达对他们的深切缅怀。朱树屏塑像是首批入园的20尊文化名人塑像之一。

2007年4月1日 朱树屏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在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举行,并举行了朱树屏铜像揭幕仪式,

同时《朱树屏文集》发行。

同年 11月《朱树屏传》 《朱树屏信札》《朱树屏日记》相继发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