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Psychedelia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Neo-Psychedelia

[参考中译名:新迷幻音乐]

新迷幻包括了从朋克乐末期直到现在的一大批乐队,这些乐队的音乐均受到60年代迷幻乐的影响。不论他们的音乐是师从于像Beatles和早期Pink Floyd那样的迷幻流行乐、还是源于Byrds的吉他摇滚、甚或是扭曲的音响实验,这些乐队无一例外地都把迷幻药剂作为一种音乐灵感唤起的源泉,以此创造出不同寻常的声音。

一些新迷幻乐队的确是好吸毒的,而其他的乐队只是将毒品作为他们怪异歌词和出格外表的一种合理的补足。新迷幻音乐时而也能打入主流流行乐圈,如Prince的80年代中期的作品以及Lenny Kravitz的90年代的作品。但是大多数的情况是这些新迷幻乐队活跃在另类(Alternative)和独立摇滚(Indie Rock)圈中。

新迷幻最初是在70年代末英国后朋克运动中出现,那时主要的乐队是the Teardrop Explodes、Echo & the Bunnymen和the Soft Boys。除了80年代早期的Paisley Underground和90年代末期的Elephant 6 collective这样的新迷幻集中运动外,大部分后来的新迷幻乐队都来自于互相孤立的地区,而不是从诸如以上的音乐运动中产生。在这些后来的新迷幻乐队中比较著名的有:音乐空幻梦想的澳大利亚乐队The Church;由Nick Saloman领衔的Bevis Frond,他们把旋律化的诗歌创作和大音量的三重唱结合在一起;低调昏沉、毒雾阴霾的Space 3;诡异离奇的校园摇滚(College Rock)乐队Robyn Hitchcock;全然古怪的Mercury Rev和the Flaming Lips以及折衷的BritPop乐队Super Furry Animals。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