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矮檐》
作者:易南(焦文军)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
定价:18.00元
◎内容简介《人在矮檐》结集了山西80后作家易南近年来创作的一些短篇小说和散文力作,分“青春·足迹”、“亲情·杂谈”、“随心所语系列”、“人物素描”等共六辑出版,是易南一路走来的青春写照,也是易南一步一步走向文学道路的文字见证。书中大多数作品为易南两年前旧作,非一时一地之作,故主题和风格都没有既定的统一性。不妨看作彼时彼地彼人的一些情智遗痕而已。也有一些作者的读书心得和随笔,虽只是一偏之见、一家之言,但也不乏闪光之处,读来饶有趣味,值得借鉴。
易南性情孤傲而倔强,不随波逐流,不媚俗做作。易南以决绝的笔调描绘了青春的挣扎与迷茫,生命的绽放和惨烈,带伤的豆蔻和怅然的年华,他的作品相对较为厚重,总是不可避免地触及到青春年少中的伤感和死亡,真实而犀利!
该书国内版权归中国戏剧出版社,海外版权归中国文化出版社。系青春纯文学读本,不同于现在市场上流行的武侠、玄幻之类,但其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给读者朋友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作者简介易南:原名焦文军,1986年生,山西省岚县人。实力派写手,图书策划编辑,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出版社山西地区特约编审,捌零图书工作室负责人,长期从事图书策划和出版工作。
作品见于《微型小说》、《当代文学选萃》、《山西日报》、《读者》(原创版)等文学刊物。
曾任《星校园作家》(2005.7-8)执行主编,星作家网站站长,主编出版《芥子园文丛》、《星作家文丛》、《校园作家十人行》、《天使的眼泪》等大型文学丛书。
代表作有青春残酷小说《问世间情为何物》(中篇),出版有个人作品集《人在矮檐》(中国戏剧出版社)。
易南以调侃的笔调描绘了青春的挣扎与迷茫,生命的绽放和惨烈,带伤的豆蔻和怅然的年华。他的作品相对比较厚重,都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了死亡,这在同龄作家中是不多见的。
易南文笔轻松,但题材沉重,拿没心没肺的笔调描绘了青春的残酷和现实的无奈,风格鲜明,给文坛晋军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目录昨日重现(序)
第一辑 青春•足迹
在路上
寒假十天
大学初接触
石家庄纪行
娘子关之旅
第二辑 亲情•杂谈
拿什么来报答您,我的父亲
父爱
给“忙”人指路
世俗磨谁
关于阿Q
猪
第三辑 随心所语系列
随心所语
随心所语(2)
伤口朝天
青春不青
兄弟
兄弟(2)
第四辑 人物素描
老大
徐超
赵强
罗卜
仙女
第五辑 读书笔记
读书小趣
关于周作人先生的几件小事
金庸表达的爱情
宋词里的酸苦人生
爱你就像爱生命
第六辑 人在矮檐
一夜惊魂
中国公民
问世间情为何物
人在矮檐
后记·附录
为了忘却的纪念
◎书摘◆其实,现实并不残酷,残酷的只是我们自己。
◆前几年,流行韩寒时流行过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是金子是用来发光的吗?倘若金子是用来发光的话,金子的价值何在?倘若我们是盐却不咸,是血却不红,是刀却不锋利,是树却不开花,那么我们的价值又何在?
◆我无力改变时间,就让时间来改变我吧。
◆我不奢望风雨过后就会看见彩虹,我只希望雨后可以天晴也就够了。可是,倘若雨后还是雨,倘若离别之后还是离别,忧伤之后还是忧伤,那么我们又将如何面对呢?
◆“错”的一半是“金”,“败”的一半是“贝”。错误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错里淘金”、“败中拾贝”。
◆当我经过又一年的拼搏,又一年的希望与失望,突然拿到这一纸通知书时,我被命运的玩笑吓了一跳。两年前,我以为自己可以脱离地狱,地狱却迟迟不放我;一年前,我以为我终于又有了升入天堂的机会,可是天堂却还是不收我;而现在,我已对天堂完全失望的时候,天堂的门票却摆在了我面前。
◆你走过的路我也应该去走走,你看过的风景我也应该去看看。
◆在我考202名之前,我收到未子的三封信。她说,她挺好的,让我勿念。我笑,什么叫“挺好”,什么叫“勿念”?我给她去了双倍的信。我说但愿你在那边混得不错;我说,上课时别打瞌睡要认真听课;我说没有了你,我可以在课堂上睡得很美很美——我没有说,我很想你,你要自己保护好自己,病了要赶紧吃药,别硬撑着——我没有说,这让我很吃惊。
◆太忙是一种残酷,太闲是一种荒废,忙里带闲才是最充实的生活状态。忙是饼,闲便是馅;忙是电视剧,闲便是穿插其中广告;忙是文章,闲便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
◆因为父亲,我常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而在当时,我却固执地认为爹一点都不疼我,他除了教训他的老牛之外,就是教训我。事实上,父亲这辈子也正是这样。
在我的记忆里,爹的老牛换了三代,而那三十几亩的土地却被他年复一年地不知翻了多少遍。现在爹老了,也还是要翻。我不知道爹还要翻多少年,还能翻多少年,但我知道那取决于我还要翻多少年课本,以及爹还有多少年的生命。
◆不要让世俗的偏见束缚了你翱翔的翅膀,不要让世俗的眼光影响了你飞翔的高度。
很多时候,谁世俗,世俗磨谁!而更多时候,世俗并不磨人,磨我们的只是我们自己。
◆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被人欺侮的屈辱,不曾经历走投无路的绝望,可是,当有一天,我们败了,不可改变无法挽回地败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除了默默忍受这一切屈辱,除了从屈辱中努力挤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可怜的快乐来可怜可怜可怜的自己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生活是残酷的,生活已经在残酷地对待我们了,我们又何必再残酷地对待我们自己呢?这一点,阿Q做到了,只是他做得有些过火,这也正是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最愚的地方,他把“精神胜利法”当作了护身符,当作了避难所,当作了失败之后逃避现实的麻药。
其实阿Q精神就像盐,我们大家谁都离不了它,却又不能放得太多,阿Q就是吃“盐”过多,当你习惯于大把大把放“盐”的时候,对于那些小把小把的“盐”,你就会感觉太淡不足味。你吃“盐”越多,那么,你离阿Q就越近。
只是,当我们一味地嘲笑阿Q近乎愚的快乐时,又有谁会看到那快乐背后的辛酸、苦涩和无奈呢?当我们在嘲笑阿Q时,又有谁会想到我们也在或多或少地嘲笑着我们自己呢?
◎电子书阅读下载下载阅读:http://www.lijbook.com/book-read/42/42542/index.html (TXT,电子书,并非全书)
在线阅读:http://www.52looking.com/modules/article/reader.php?aid=26173 (并非全书,只选其中三篇)
新浪读书:http://vip.book.sina.com.cn/book/?book=38873
中国小说网:http://www.88106.com/read_info/102/102141.shtml
小说网:http://www.xiaoshuo.com/book/0011018599
在线购书:http://www.shu3.com.cn/company/show_product.asp?id=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