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河蚌舞在苏北里下河水乡广为流传,宝应县尤盛。每逢传统节日,到处都可见到《蚌舞》的演出。早期的《蚌舞》比较简单,由两人表演,1人扮蚌精,1人扮老渔翁,渔翁捉蚌,蚌精躲闪、逃避。表演以老渔翁为主,演出无固定程式,全凭表演者即兴发挥。后来增加1个小渔童,由3人合演。表演则以蚌精为主,吸收了戏曲身段和跌打滚翻等技艺,加强了舞蹈的表现力。由于宝应人捕鱼捉蚌者多,他(她)创作和表演的渔夫和河蚌的动作都有生活依据,神态逼真,情节较完整,人物有性格,表演有特技。蚌精形象优美、活泼可爱,渔翁和渔童表演风趣、幽默,深受群众喜爱。“蚌壳不平张,时时要拧腰”是蚌精动作最明显的特点。出场时缓缓张开蚌壳,疲倦时躺在地上,激越时翻腾飞舞,直到背着蚌壳翻、滚、跌、打……,使蚌精形象更加突出,为舞蹈增添光彩。此舞用打击乐伴奏,早先用的是民间打击乐“慢走马”;后来吸收了京剧锣鼓点子“快七字锣”、“七字锣”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