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恩施山区农村,由于山高路陡,还有不少交通不便的地方,运输除了肩挑背驮外,凡是比较笨重的大件物体都需要多人一起抬运,少则两人,多则十余人。走在最前面的人称之“摇尖子”,又叫撑梢人,要向后面伙计报告路面情况。撑梢人唱上句,后面伙计接唱下句,前后配合,步调一致,形成了一种以求安全行事的民间语言,称为“报靠歌”。前一句为唱,后一句为合,例如:飘石滑,
紧紧夹。
夹得紧,
踩得稳。
大路一展平,
走路像腾云。
大路一根线,
走路像标箭。
满天星,
看得清。
之字拐,
左右摆。
一路花滩,
一脚踩干。
一路莲花滚,
步步踩得稳。
花花路,
走干处。
滑得很,
脚踩紧。
两边虚空,
踩在当中。
当中有眼(有坑凹),
踩在两边。
左边擦墙,
右边磨梁。
环沟,
满步。
环沟一尺八,
三步当作两步跨。
稀泥烂凼,
各踩各望。
前转左,
后转右。
转得急,
踩得一。
下脚踩蹬底,
两手高端起。
说端就端,
免得拖滩。
两边夹道,
各踩各照。
左边虚得很,
右边要踩紧。
黄丝缠脚(路有草绊脚),
金蝉脱壳。
泾泾绊绊,
一脚蹬断。
左边有枝花,
右边刺来抓。
抬头望,
有坡上。
下坎路,
走满步。
照高(顶上有矮物),
弯腰。
平阳大路,
放快脚步。
叫起来(唱号子歌),跳起来(有节奏地边走边接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