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纪中国清朝政府在新疆推行的一种封建统治制度。“伯克”系突厥语音译,意为“首领”、“管理者”等。原为突厥汗国的官号,初见于8世纪的突厥文碑铭,为显贵和统治者的尊称。古代汉文献中译作“孛阔”、“孛可”、“别乞”、“别吉”等。其语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波斯语,一说汉语中的“匐”即是“伯克”的异音。古代维吾尔族中,“伯克”这一称号一直被沿用,系世袭地方官吏或头人们的通称。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时,将“伯克”制度加以改革,废除世袭制,作为对新疆地区统治的基层行政制度。经和田参赞大臣舒赫德奏请朝廷批准,首先任命了阿克苏原有的阿奇木伯克为三品官,伊什罕(亦作伊沙噶)伯克为四品官,噶匝纳奇伯克为五品官,其余伯克密喇布等为六、七品官,并宣布“其余各城,具一体办理”。从此,伯克制度便在除哈密、吐鲁番以外的南疆维吾尔地区普遍确立、沿袭,遂形成清代在新疆的一种官吏制度。据《西域图志》、《西域见闻录》和《回疆志》等记载,这一时期南疆各维吾尔地区所设伯克名目达35种之多,并仿内地官吏分别厘以三品至七品不等的晶级。最高者为阿奇木伯克,大都由哈密、吐鲁番王族及先前归附清军的有功伯克担任,分别管理当地城乡大小事务,设立公署,并设伊什罕伯克以佐之。其下复设各种伯克分任田赋、租税、水利、匠役(手工业)、商务、军事、交通、宗教等诸务,各有专司。其中,管理伊斯兰教务者达5种,即哈孜伯克(教法官,总管一切刑名事务)、茂特色布伯克(教习经典、整饬教务、领导礼拜)、帕察沙布伯克(按教法监督刑罚的法官之一)、拉雅哈孜伯克(办理穆斯林财产词讼事务)和斯帕哈孜伯克(办理民事纠纷)。各城的伯克初无固定名额,视城市大小和事务繁简而定其额。其任免升调,规定三品至五品的伯克,由本城大臣提名报送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复审,奏报军机处审批;六、七品伯克,年终汇奏参赞大臣补放。大小伯克在任期内,可根据自己的品级、职掌,领得养廉地亩和称作“燕齐”的种地奴仆。如三品伯克拨付200帕特玛(一帕特玛约合四石五斗)籽种地,种地奴仆100名;四品伯克拨付150帕特玛籽种地,奴仆50名,五品伯克拨付100帕特玛籽种地,奴仆30名;六品伯克拨付50帕特玛籽种地,奴仆15名,七品伯克拨付30帕特玛籽种地,奴仆8名。另外,对有军功者则可豁免一切田赋与差徭。伯克们对维吾尔族群众的剥削压迫十分残酷,多次激起农民的武装反抗。光绪十年(1884)新疆改建行省后,清朝政府废止了维吾尔地区的伯克制度,代之以州县制。但仍保留伯克的品级,以“士绅”相待;有的伯克后来还充当州、县衙门的官吏和乡约。 (马启成 丁 宏yic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