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鳄龟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属名:Chelydra

其下有一个种,拟鳄龟,也就是小鳄龟(Chelydra serpentina)。

小鳄龟一名出现在我国是近十余年的事,主要是相对于大鳄龟的大字附会而来,是平民百性对该物种的俗称,与此类似的称谓还有平板鳄龟,也是对比大鳄龟背甲上的峰状隆起而来。在此之前,即龟类宠物在我国兴起之前,我国的经典学术著作中常按英文名称称为“啮龟”,或按拉丁名译称“蛇鳄龟”。此外,尚有随台港地区图鉴而传来的名称“磕头龟”。而在它的原产地,北美,人们并不把它称作鳄龟,倒是我们称作大鳄龟的种被叫作 Alligator snapping turtle,而Alligator是短吻鳄的意思,大鳄龟的英文名是在小鳄龟英文名前加了修饰性的短吻鳄而来的。而我国相反,由于其尾背的大型脊鳞,凶暴的性情,人们更原称“啮龟”为鳄龟,而体型巨大的种就称为大鳄龟了。

如果翻阅较早期的龟类专著,鳄龟类与平胸龟(鹰嘴)被划分在一个科中,早期的学者从外形的类似上划分了归属。而事实上,这些相似也只是大致的相似,如钩嘴和长尾,细节上的相似性并不高,甚至于不能完全用趋同近化来解释。鳄龟类从亲缘关系和演化发展上都更接近于动胸龟与麝龟类,可以看作是动胸龟大家族中特化出来的一支。而平胸龟与淡水龟类(黄吼,花龟,巴西)有关系,是这类龟演化早期分离出去的旁支。如果你对比鳄龟与动胸龟(蛋龟)类,就会发现它们许多相同之处。第一,它们背甲都具三条棱,这在潜颈龟鳖类中,除了这一族群,就只有潮龟科(亚科)的成员还具有此特征;第二,它们的缘盾都相对细小;第三,它们的腹甲盾片都发育不完全(动胸龟类例外),数量也在缩减,最多的动胸龟类从标准的十二枚腹盾减为十一枚(吼盾联合为一),最少的麝龟仅八到九枚,鳄龟只多一枚;第四,甲桥(腹甲与背甲连接的部分)特别,不似其它龟类那样,其构成仅有腹盾参与,也不将两枚下缘盾隔离,而其它龟类的甲桥由胸盾与腹盾共同构成,潜颈龟类还将两枚下缘盾隔离为腋盾与胯盾,直接与缘盾下方连接。第五,脖颈多疣棘,下颏有一对以上的触须,这是较原始的侧颈龟类才有的特征,而在先进的淡水两科和陆龟科中是没有的,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族群的原始性。如果黄色动胸龟,窄桥等有个长尾,是不是与小鳄有那么点象。

小鳄龟的分布较广,北起加拿大,经美国东部,中美洲,到南美北部,这么大的跨度,自然会有变异分化,目前存在四个公认的亚种,外观上略有不同。有个规律,即南北两侧分布的外貌相似,中部的两亚种相似。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所述特征是抽象出的标准,在现实中,因年龄,个体差异,突变等因素,某一个体不见得完全符合此标准,因此,请不要刻板的套用。

小鳄龟有四个亚种。

种名 亚种名 英文名 中文名

serpentina osceola 佛州拟鳄龟

serpentina rossignonii 中美拟鳄龟

serpentina acutirostris 南美拟鳄龟

serpentina serpentina Common snapping turtle北美拟鳄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