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宝丰镇
宝丰镇镇政府驻宝丰街,人口59857人,面积19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宝丰、候家湾、小堰、上坝、花栎树、双庙、深沟、公平、龙井、韩溪河、下坝、清泉、新茶、曹家沟、白沙河、铧厂、垭子街、东河、喻家塔、曹家湾、漆树扒、双河口、新河、水田坪、桂坪、石串、车家沟、秦家河、七里岗、梁家庄、柳家庄。 位于鄂、渝、陕三省市交汇之处。
【重要景点】女娲山:女娲乃人类始祖,其地位不让炎黄。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女娲遗迹”。竹山县的女娲更是神乎其神。清《康熙字典》在“娲”字条中引证《史记·五帝记》曰:“女娲炼石补天,又,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炼石补天处”。五代杜光庭在《录异记》中写道:“今房陵上庸界内有伏羲女娲庙存焉,传为抟土造人之所”。而《竹山县志》的记载更加明确了女娲补天的地址:“城西八十里(宝丰镇主街道南面)有女娲山,乃女娲炼石补天处,昔日山上有女娲庙”。
女娲神话为女娲山增添了神秘与亮彩。古人曾形容女娲山的美景:“女娲山下少人行,涧谷云深一鸟鸣”;“女娲山高与天齐,四顾群山座座低,隔断往来南飞雁,只留日月走东西。”山南有一敞口大山洞,传说是女娲伏羲兄妹成婚的洞房。新婚新人的新房,称作洞房,这是因为女娲成婚的时候,还没有现成的房屋,只能够在山洞里成婚,于是就形成了“洞房”这一专用名词。当地新娘出嫁戴红盖头,据说是源自女娲和哥哥伏羲成婚时害羞,太白金星用一块红云为其遮羞的情节。曾有当地人结伴探行此洞,走了三天还不知道终点何在。现在的女娲山,经千万年风雨仍不失其巍峨雄风。
与女娲山相呼应的,是宝丰镇东坡山梁315省道过境引水渡槽下面的“凹”形处,此处名曰“女娲青锁”,意思是说此处的地貌形状酷似民间使用的铜锁。传说此处的凹形,是女娲挖泥抟土造人形成的。后来凹处生长出茂密的蒿草和森林,绿葱葱一片,但仍不失锁形状,故曰“女娲青锁”。早年此处立有石碑,铭志女娲补天功劳,遗憾的是在农业学大寨改田造地时期被人拆毁。如今,市政府重塑女娲圣像并建女娲祭坛,对女娲的参拜更是可以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