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讳弘愿,号圆五居士,潮安王氏子。父淦,邑诸生。母洪氏。师少孤贫而聪颖,负大志。读书论古,卓见惊蓍宿。初善昌黎韩氏之文,因名师愈,字慕韩,而食廪於庠焉。会清廷变法。西学日盛。师得风气先。博观译籍。运以妙笔。声誉噪一时。年渐高,文益进,雅契史汉神理。掌教潮州中学,前後三十年。中间曾一度长校政。行年四十,阅历日深,稔昌黎辟佛之非,搜集内典而穷究之。始研《华严》,於普贤境界有所悟,而体之於身苦未得法。师尝自习日文,见权田大僧正《密教纲要》原著,知即身成佛有其道,喜而译宣海内,更广采密部诸经轨。其时佛门之讲实修者,祗趋净土。读师译本,学风渐变。民国十三年,大僧正覩中华有重兴密教之机,审师堪任传灯,乃亲莅潮安,建坛於开元寺,以特例授师两部大法焉。十五年,师修四度加行竟,奉大僧正命东渡,受阿闍黎位,及深秘法。归而设会讲习,采函授制,引度有志。十七年,师始开灌顶坛。由潮安而广州而香港而汕头,数载之间,灌顶者以千计。著作之富,渐与身等。重要之籍,《密教纲要》外,有专译《十八道私勘》、《重制两部曼荼罗通解》、《大日经疏会本》等。其他撰述审订之本,屈指莫能尽,阅重兴会书目庶能详也。二十二年,师辞潮州中学教席,任名誉顾问职。旋住持广州解行精舍。国立中山大学仰师名,聘为佛学讲师,兼主修《两广通志·宗教志》。达庵以此因缘,获与赵居士公璧、汪居士彦平同传两部大法。逾岁,师返潮,嘱达庵等加行四度,预备传灯。中途公璧賫志殁。而师又以弘法过劳,顿感四大不调。去夏,师自知化缘垂尽,召达庵、彦平赴潮,受阿闍黎位。同受者,师之次子福慧及王学智两居士也。去腊师疾笃,示期二四六当行。果於农历二十四日晨六时示寂,即二十六年二月五日。世寿六十有一。瑞相顶上舍,有异香。中夜大殓,面如生。家人循俗举丧,以某月日茔于潮安之砚田山。
民国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末资冯达庵谨撰(http://i.cn.yahoo.com/ekayana_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