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语】屐齿

【读音】jī chǐ

【解释一】屐底的齿。

〖示例〗

①《晋书·王述传》:“鸡子圆转不止,便下牀以屐齿踏之,又不得。”

②唐·独孤及《山中春思》诗:“花落没屐齿,风动羣不香。”

③宋·司马光《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之二:“缘苔蹑蔓知多少,千里归来屐齿苍。”

④清·赵翼《哭王述庵侍郎》诗:“蒲褐山房绿树阴,中有两人屐齿迹。”

【解释二】指足迹;游踪。

〖示例〗

①宋·张孝祥《水龙吟·过浯溪》词:“漫郎宅里,中兴碑下,应留屐齿。”

②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国初常熟多画师。有黄鼎者,足迹半天下……故所作多离奇俶诡,为古人屐齿所不到。”

③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解释三】指履声,脚步声。

〖示例〗

①明·王世贞《曾太学携酒见访作》诗:“花宫寂无事,屐齿破高眠。”

②清·吴伟业《九峰草堂歌》:“屐齿俄闻到茂先 ,一坐倾靡再张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